[实用新型]无线电台的数字接入线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3631.1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2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民;郭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海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台 数字 接入 线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台的数字接入线路。
背景技术
在一个综合通信网络中,无线电台的接入至关重要。通用无线电台一般都是半双工的点对点通信设备,但种类繁多。按照频率来划分,有短波,超短波,长波等电台;按照调制方式来划分,有调频、调幅、调相、跳频、码分等种类;还有不同厂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接口类型和接口参数。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电台,总有一个音频接口,一般情况下都是直接通过电台的音频接口直接接入。但是,这种常规的接入方式存在诸多不便。
一是音频信号抗干扰能力很差,如果通过音频接口直接接入,会极大地降低音频信号的信噪比,极端情况下,会使有效声音完全淹没在噪声之中;
二是音频信号的传输距离有限,对于0dB的音频信号,最远不会超过100m;当有多个电台需要同时接入时,所有电台设备都需要集中在一个很小范围内。
三是音频接口芯线较多(最简单的包括收音频、发音频、地、PTT控制四根线),而且为了提高话音质量,还要加上屏蔽线,如果需要同时接入多个电台,主设备面板上的插座就要占据很大面积,从而无法使设备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线电台的数字接入线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无线电台的数字接入线路,包括用于接收并处理电台模拟语音的AD转换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电台数据的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并处理用户信令的信令解调单元,同时与AD转换单元、通信接口、信令解调单元连接的FPGA,以及与FPGA连接的数字用户接口芯片,该数字用户接口芯片连接平衡线来传输数据;所述FPGA集成有成帧器,FPGA设有FLASH,FPGA连接有状态指示灯。
具体地,所述FPGA采用EP2C35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接口为RS232接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数字用户接口芯片采用DSIC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用户接口芯片DSIC等设计了一款多用途数字接口线路。该接口线路是一种单路有线数字接口线路,工作速率为128kb/s,将近端电台与主接入设备的距离拉远到3.5Km以上,扩展了系统布设的地域范围。传输过程使用平衡线对以基带全双工方式传输,信号调制方式采用二相差分编码。具有接入方式灵活、抗干扰能力强、业务功能多和维护使用便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无线电台的数字接入线路,包括AD转换单元、通信接口、信令解调单元、FPGA、数字用户接口芯片、传输线。
AD转换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电台模拟语音,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并处理电台数据的通信接口,信令解调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用户信令的信令解调单元。
本实施例中,AD转换单元采用TMS320AV120芯片,通信接口采用RS232接口,信令解调单元采用MSM7512BRS,FPGA采用EP2C35芯片,内部集成成帧器,数字用户接口芯片采用DSIC芯片,传输线采用平衡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对于电台模拟语音,首先进行AD转换,变成64kb/s的PCM编码的数字话音;对于电台数据,首先由RS232接口输入,然后适配到一个固定为32kb/s的同步传输通道;对于用户信令信息,则通过信令解调单元解调后,分配一个16kb/s的传输通道以包方式传送,其余16kb/s用于帧同步、信道管理、数据缓冲管理、状态指示。
在本实施例中,FPGA还设有缓冲区,该缓冲区为FLASH,用于临时存放数据,FPGA还连接有指示灯,用于状态指示。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海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海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3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