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开采凝析气藏析出凝析油后油管流动变化规律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2551.4 | 申请日: | 2017-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8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冯洋;孙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开采 凝析气藏 析出 凝析油后 油管 流动 变化 规律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采凝析气藏技术领域的一种模拟开采凝析气藏析出凝析油后油管流动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凝析气藏是介于油藏和天然气藏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特殊油气藏类型。在原始地层温度和压力下凝析气藏以气体形式存在。在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不断降低,气相中重烃会发生相态变化,在地层中析出凝析油,形成气液两相。水平井技术开采技术已经在黑油油藏、稠油油藏、碳酸盐岩油藏以及低渗透率油藏中获得了成功应用,但水平井技术在我国的凝析气藏开采中应用极少,国外报道也比较少。在水平井开采凝析气藏的应用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在现场经验方面都比较欠缺。在凝析气藏开采过程中,若生产井井底一旦有边、底水突破,就会引起井底附近的气相渗透率降低,在气井产能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压差将不断增大。水的进入使油管内混合流体的比重不断增加,一方面使油管内的压力损失增大,导致井口油压降低;另一方面使气井产量不断递减,携液能力降低,引起油管积液,以至于最后停喷。对于凝析气藏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砂、水、析出的凝析油和凝析气在油管内的流动规律,以及在流动过程中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即井底出水量和凝析油的析出量与油管内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有必要进行实验研究。因此,对凝析油气藏开采过程中井底出水量和凝析油的析出量对压力的变化,有必要在实验室内发明一种模拟开采凝析气藏析出凝析油后油管流动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对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对凝析气藏开采油管内流体流动变化规律研究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模拟开采凝析气藏析出凝析油后油管流动变化规律实验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开采凝析气藏析出凝析油后油管流动变化规律实验装置,主要由凝析油储罐、螺杆泵A、球阀A、分流管、球阀B、液体流量计、法兰盲板、温度传感器、凝析油进口、计算机监测系统、压力传感器、混合物出口、外管、高速摄像机、球阀C、球阀D、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小型流化床干燥器、岩屑收集桶、岩屑漏斗、水漏斗、可开式外管接头、混合物进口、气体流量计、螺杆泵B和甲烷储瓶组成。甲烷储瓶依次与螺杆泵B、气体流量计、球阀和混合物进口相连,凝析油储罐依次与螺杆泵A、球阀A、分流管、8个球阀B、8个液体流量计和8个凝析油进口相连。在法兰盲板下部分别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实验过程中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外管采用透明PC材料制作而成,直径76.2mm且承压2MPa;岩屑漏斗内的岩屑颗粒直径为1mm。在外管左侧共设有8个凝析油进口,水平部分为3个,垂直部分为5个,用于模拟凝析气在上返过程中析出凝析油;螺杆泵A和螺杆泵B为两个相同的螺杆泵,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球阀都为相同规格的球阀。外管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油管,从凝析油进口流出的凝析油模拟实际工况下凝析气从油管上返过程中析出的凝析油,岩屑漏斗内的岩屑颗粒模拟实际工况下地层出砂,水漏斗内的水粒模拟实际工况下井底出水;甲烷储瓶内的甲烷气体模拟实际工况下的凝析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使用方便快捷,能很好的模拟凝析油气藏开采过程中油管内环空流动规律;在实验过程中对岩屑颗粒和凝析油进行回收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开采凝析气藏析出凝析油后油管流动变化规律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凝析油储罐,2.螺杆泵A,3.球阀A,4.分流管,5.球阀B,6.液体流量计,7.法兰盲板,8.温度传感器,9.凝析油进口,10.计算机监测系统,11.压力传感器,12.混合物出口,13.外管,14.高速摄像机,15.球阀C,16.球阀D,17.气液固三相分离器,18.小型流化床干燥器,19.岩屑收集桶,20.岩屑漏斗,21.水漏斗,22.可开式外管接头,23.混合物进口,24.气体流量计,25.螺杆泵B,26.甲烷储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25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