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胡蜂筑巢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9420.0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2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廖箕禄;邓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月明胡蜂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65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胡蜂 筑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胡蜂筑巢桶,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桶体,桶体顶部开口处设有木梁,桶体内壁靠近木梁的区域设有至少一个容置槽。在桶体顶部的内壁上设有一个容置槽,在保证蜂王有足够筑巢空间的前提下,让蜂王可以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生存,更符合胡蜂的生活习性,大大提高了蜂王的存活率;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现有技术中的胡蜂筑巢桶的桶体可以直接改造,利于推广应用;设置泥土层吸收胡蜂的排泄物,有助于净化桶体内的空气,减少胡蜂患病风险,进一步提高胡蜂的存活率;Y字型引导件与木梁的配合可以让蜂王筑造的蜂巢更加稳定、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胡蜂养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胡蜂筑巢桶。
背景技术
胡蜂养殖过程中,需人工引导胡蜂筑巢。
如图1所示,申请号为201620225743.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胡蜂养殖筑巢桶,该胡蜂养殖筑巢桶包括筑巢桶及饲喂器,筑巢桶侧壁开设巢孔3,饲喂器的连接部插入巢孔3内与筑巢桶连通;饲喂器包括网体11及面罩12,网体11与面罩12可拆卸连接。筑巢桶包括桶体1及桶盖2,桶体1的开口部架设方木梁6,桶盖2盖合于桶体1的开口部。虽然该胡蜂养殖筑巢桶可以帮助胡蜂解决筑巢的问题,但蜂王进入胡蜂养殖筑巢桶后存活率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蜂王进入筑巢桶后会停留在方木梁上,而方木梁四周都是空的,不太符合胡蜂的生活习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胡蜂蜂王存活率更高的筑巢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胡蜂蜂王存活率更高的筑巢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胡蜂筑巢桶,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桶体,桶体顶部开口处设有木梁,桶体内壁靠近木梁的区域设有至少一个容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口径不大于桶体内径的1/4。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上部靠近木梁的区域具有沿桶体径向设置的通孔,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桶体上并覆盖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挡板构成所述容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由树木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底部填充有泥土层,所述泥土层低于巢孔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覆盖桶体底部开口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桶体连接固定,所述泥土层叠放在底板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桶体上部的Y字型引导件,所述Y字型引导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桶体上,Y字型引导件的第二端架设在木梁上,Y字型引导件的第三端悬在木梁下方。
进一步的,Y字型引导件的第一端与木梁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Y字型引导件的第二端架设在木梁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Y字型引导件由木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桶体顶部的内壁上设有一个容置槽,在保证蜂王有足够筑巢空间的前提下,让蜂王可以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生存,更符合胡蜂的生活习性,大大提高了蜂王的存活率;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现有技术中的胡蜂筑巢桶的桶体可以直接改造,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胡蜂养殖筑巢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胡蜂筑巢桶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桶体;2、盖板;3、底板;4、泥土层;5、巢孔;6、饲喂器;7、容置槽;8、木梁;9、Y字型引导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月明胡蜂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月明胡蜂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9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