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安神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739316.1 申请日: 2017-06-23
公开(公告)号: CN207837858U 公开(公告)日: 2018-09-11
发明(设计)人: 杨宗保;何其达;马富强;王红;杨青;连林宇;陈姣龙;沈佳成;张媛;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H39/04 分类号: A61H39/04;A61H39/00;A61N5/06;A61N2/08;A61M21/02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手环 内部构件 安神 电极 失眠 频率调节旋钮 腕带 显示器 磁极 红外治疗功能 按摩穴位 并排放置 磁场刺激 电流刺激 红外模块 红外照射 红外装置 永磁模块 振动功能 振动模块 振动装置 振动作用 治疗设备 手腕处 微电流 穴位 治疗 刺激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安神环,涉及失眠治疗设备。设有显示器、手环外壳、频率调节旋钮、腕带、电极和内部构件;所述显示器设在手环外壳的外表面,所述频率调节旋钮设在手环外壳的内侧面上,所述腕带设在手环外壳的外环上,所述电极和内部构件设在手环外壳的内侧面上,所述内部构件内设有振动模块,红外模块和永磁模块。具有振动功能、电流刺激功能、磁场刺激功能和红外治疗功能,振动装置置于手环内部,电极、磁极和红外装置并排放置在手环一侧,使振动作用于整个手环,以合适的频率达到按摩穴位的效果,微电流、电磁和近红外照射主要刺激手腕处的穴位,以此达到安神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失眠治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安神环。

背景技术

失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出现的常见临床表现。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目前约66%的人存在睡眠障碍,我国失眠率高达10%~20%[1]。对于失眠患者,西医多开镇静安眠等类药物[2],但副作用明显,易导致宿醉现象,认知能力下降、抑郁等;中医多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中药治疗[3],效果良好,但煎药操作麻烦。针灸则每天都要去医院,患者依从性差。目前市场上虽有多种治疗失眠的仪器,例如头戴式失眠治疗仪、手握式失眠治疗仪等[4],但均无中医理论指导、疗效不佳、携带不方便等情况,故而在患者中的接受度不高。在针灸治疗学中,根据临床疗效经验,治疗失眠主要通过针灸手腕处的神门穴、阴郄穴、通里穴、灵道穴以及内关穴以调和阴阳,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5][6];同时,根据抑制扩散学说和兴奋灶转移学说,通过振动、微电流刺激、红外治疗和磁的功能,刺激手腕脚踝附近穴位,降低脑神经兴奋性[7],从而减轻睡眠障碍,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参见文献:

[1]范瑞明,杨丽.失眠症的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10(10):149-151.

[2]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141-143.

[3]司富春.失眠中医证型和方药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9):520-523.

[4]张国龙,孙振东.脑电刺激失眠治疗仪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5):1-2.

[5]于心同,何天峰,邴兴红,等.针灸治疗失眠临床用穴频次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6):72-74.

[6]高希言,孙曙霞.针灸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7]张蓉,张方圆,朱松盛.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5(2):194-195.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现在以中医方式治疗失眠的繁琐和不便,轻巧有效的方法用以解决失眠问题的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安神环。

本实用新型设有显示器、手环外壳、频率调节旋钮、腕带、电极和内部构件;所述显示器设在手环外壳的外表面,所述频率调节旋钮设在手环外壳的内侧面上,所述腕带设在手环外壳的外环上,所述电极和内部构件设在手环外壳的内侧面上,所述内部构件内设有振动模块,红外模块和永磁模块。

所述振动模块可采用振动器等,所述振动器的转速可为1200r/min,能够起到合适的按摩穴位作用。

所述红外模块可采用近红外LED灯等,所述红外LED灯中的至少90%发射波长范围可为830~930nm的近红外线,所述红外LED灯发射的剩余光至多为10%的红色可见光。

所述永磁模块可采用永磁极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9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