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9105.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6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严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0 | 分类号: | F16M11/10;F16M11/04;F16M11/08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终端 显示 设备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支架,用于显示设备多自由度调节支撑。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器支架,可以帮助解决人们在家庭或商用办公场所操作电脑时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它的人体工学设计,可以预防工作疲劳带来的健康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带了生活和工作的理想状态。一般适用于液晶显示器支架、LCD显示器支架、桌面显示器支架、显示器伸缩支架、旋转显示器支架等。
现有的对于显示设备的支架多为墙壁式或一端固定在一被固定面,另一端固定显示设备,采用螺栓等多种结构进行安装固定,结构安装复杂,对智能终端设备的支架还没有专门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支架,通过采用落地式的支架设计,通过多自由度的设计,通过伸缩杆调节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高度位置,解决了现有的采用螺栓等多种结构进行安装固定,结构安装复杂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基于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柱;其中,所述第一支柱一端与第二支柱同轴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支柱与第一转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杆位置上与第二支柱位置上相互垂直;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杆与一伸缩杆连接;其中,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一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位置上与伸缩杆位置上相互垂直;其中,所述延伸杆一端与第二转接杆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接杆与一固定座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固定智能终端显示设备;所述固定座包括一铰座,所述铰座一表面设置有一固定面板;所述固定面板固定在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或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一圆盘或条形板结构;所述底座的一表面还固定有3-8个滚轮;滚轮采用带脚刹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接杆位置上与延伸杆位置上相互垂直,第二转接杆为一矩形杆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杆的长度为智能终端显示设备长度的1/2-4/5的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和第一支柱周侧面上均固定有一层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一橡胶层或泡沫层,用于在伸缩杆和第一支柱周侧面上进行防护设计,提高表面摩擦力,便于对伸缩杆的调节,以及对第一支柱握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落地式的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支架设计,通过多自由度的设计,能够任意调节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位置,通过设置的伸缩杆,便于调节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高度位置,具有移动方便,调节灵活,占用空间小。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结构右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支架,包括底座1,底座1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柱2;
其中,第一支柱2一端与第二支柱3同轴转动连接;第一支柱2一端设有盲孔,第二支柱3一端设有导柱,通过导柱与盲孔配合,通过在第一支柱2周侧配合一螺栓,通过螺栓与导柱摩擦,实现第二支柱3的位置限定,在第二支柱3受力下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91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共振成像设备及磁共振成像的扫描方法
- 下一篇:测指环易拉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