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肤治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36715.2 | 申请日: | 2017-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7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贺万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M3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药液释放 研磨头 皮肤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 握持柄 磨削 皮肤 表皮组织 皮肤位置 人体皮肤 治疗效果 自助操作 粗糙面 握持 剔除 存储 摩擦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治疗装置,包括研磨头、药液释放器及握持柄,其中,研磨头具有适于与人体皮肤摩擦以剔除部分表皮组织的粗糙面,药液释放器与所述研磨头相连,且被配置为能够将存储的药液释放至所述研磨头所在位置的皮肤上;握持柄与所述药液释放器相连,以供操作者握持。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治疗装置,通过研磨头对皮肤进行磨削,同时,药液释放器可以药液释放至被磨削的皮肤位置,如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者可以自助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皮肤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磨削术(skin dermabrasion)又称擦皮术,是医学美容换肤技术在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磨削术常采用磨头磨削,对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可控制的机械性磨削,修复主要靠表皮内基底层细胞和靠近基底层的棘细胞,以及残存的皮肤附属器如毛囊壁、小汗腺导管壁、皮脂腺导管壁等组织,当创面愈合时,可使皮肤表面的组织变化,并使真皮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重新排布,残存的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创面几乎不留有瘢痕,以完成治疗及美容的一种手术。
目前,皮肤磨削术主要用于治疗疤痕(例如痤疮、水痘后遗的凹陷性疤痕)、色素沉着斑(例如雀斑样痣、咖啡斑)、纹身等,然而,相关技术中,对皮肤的磨削没有一些自助使用的磨削工具,而且,且治疗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皮肤治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肤治疗装置,包括:
研磨头,所述研磨头具有适于与人体皮肤摩擦以剔除部分表皮组织的粗糙面;
药液释放器,所述药液释放器与所述研磨头相连,且被配置为能够将存储的药液释放至所述研磨头所在位置的皮肤上;
握持柄,所述握持柄与所述药液释放器相连,以供操作者握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肤治疗装置,通过研磨头对皮肤进行磨削,同时,药液释放器可以药液释放至被磨削的皮肤位置,如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者可以自助操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皮肤治疗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药液释放器包括:
储药容器,所述储药容器位于远离所述粗糙面的一侧且与所述研磨头及所述握持柄连接;
释放嘴组件,所述研磨头具有一贯穿至所述粗糙面的贯穿孔,所述释放嘴组件设置于所述贯穿孔内且与所述储药容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释放嘴组件包括:
嘴部,所述嘴部位于所述贯穿孔内,且所述嘴部的一端具有球腔,所述球腔朝向所述粗糙面的一侧敞开形成一开口,所述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药容器可拆卸连接且具有将所述球腔连通至所述储药容器的连通口;
滚珠,所述滚珠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球腔内且部分自所述开口露出并凸出于所述粗糙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嘴部内还具有一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位于所述球腔与所述连通口之间,且与所述球腔和连通口贯通;
所述球腔的截面的直径自所述开口至所述储药容器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所述连通腔的截面的直径自所述球腔至所述连通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连通腔内设有一弹性抵持件,所述弹性抵持件的一端与所述滚珠相抵,所述弹性抵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药容器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6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力臂可调镊子
- 下一篇:同步清洗型超声手术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