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回收再利用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5680.0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6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孔宁;董继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迪威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树脂 回收 再利用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再利用设备,具体为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回收再利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甜菊糖苷是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的叶片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高甜度、低热能、味质好、安全无毒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日化工业等行业。甜菊糖苷是多组分糖苷混合物,甜度和口感取决于它的糖苷组分及含量,这些不同的组分的口味均不同,能够面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在甜菊糖苷已知的九种组分中,甜菊苷(简称Stv)、莱鲍迪苷A(简称RA)、莱鲍迪苷C(简称RC)占绝大部分,而莱鲍迪苷D(简称RD)含量相对较少,约1%,但是RD的甜度最高约为白砂糖的450倍,而且口感最好,不含任何不良余味,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天然甜味剂。
在从甜菊叶中提取甜菊糖苷的过程,其中含有大量的检测不到的果胶及灰分,其在甜菊糖结晶纯化过程中严重影响了其结晶操作,在甜菊糖苷生产提纯过程中,大量的杂质严重影响结晶提纯等技术工艺的生产,所以就会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甜菊糖苷的吸附除杂操作,由于大孔吸附树脂价格昂贵,如何使大孔吸附树脂回收再利用,成为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回收再利用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回收再利用清洗装置,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四角分别垂直设置有立柱,四个立柱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下方水平设置有一支撑板,所述顶板上并列开设有三个通孔,所述通孔内从左向右分别连接有HC1清洗罐、NaOH清洗罐、蒸馏水清洗罐,所述支撑板上对应上方通孔设置有三个开孔,所述HC1清洗罐、NaOH清洗罐及蒸馏水清洗罐分别套设于所述开孔内,所述HC1清洗罐包括中部的柱形的第一罐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下部的锥形的第一罐底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上部的弧形的第一罐顶,所述第一罐顶中心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内水平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上垂直设置有第一旋转辊,所述第一旋转辊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座延伸于所述第一罐体内,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旋转辊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套接有清洗桶,所述第一罐底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管。
进一步的,所述NaOH清洗罐包括中部的柱形的第二罐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下部的锥形的第二罐底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上部的弧形的第二罐顶,所述第二罐顶中心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内水平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上垂直设置有第二旋转辊,所述第二旋转辊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座延伸于所述第二罐体内,所述第二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旋转辊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清洗桶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罐底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管。
进一步的,所述蒸馏水清洗罐包括有第三罐体,所述第三罐体顶部设置有罐盖,所述第三罐体底部设置有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开口底部设置有第三导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顶上设置有第一溶液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罐顶上设置有第二溶液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HC1清洗罐、NaOH清洗罐及蒸馏水清洗罐的下部均设置有一溶液收集箱,所述溶液收集箱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再利用清洗装置用于大孔吸附树脂的回收再利用工序,其包括有HC1清洗罐、NaOH清洗罐、蒸馏水清洗罐来分别对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处理,从而使大孔吸附树脂达到再次使用的特性,本实用新型在HC1清洗罐和NaOH清洗罐中采用了旋转清洗的设备,使大孔吸附树脂能够更为充分,彻底的进行清洗,而且清洗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迪威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史迪威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5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车室内集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催化裂化再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