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培种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5563.4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沈蓉蓉;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培 种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水培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的根本区别,就是可以不用土壤,直接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目前的无土栽培技术中,为了固定植物,增加空气含量,大多采用砂砾、泥炭、蛭石、珍珠岩、岩棉、锯木屑等作为固定基质,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光照、养分和空气的要求,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区别点是:具有不依赖土壤,可扩大种植范围,有效控制和加速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质量,适于进行工厂化,规模化,定制化农业发展,能够减低人工操作,降低农作物的劳动成本。在栽培过程需要大量水源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占用较多水源。在水源缺乏地区,容易无法得到充足供给,在一定影响栽培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培种植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培种植系统,包括一支架,且所述支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一第一支撑框架,两第一支撑框架通过一第三支撑杆连接,且两第一支撑框架之间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依次相连,第二支撑框架由固设于第三支撑杆上的两第二支撑杆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上设有若干水培器,底部的第一支撑框架上设有一储液箱,且所述储液箱内部设有一水泵,且所述水泵将设于所述储液箱内部的培养液送入到所述水培器内部。
所述水培器包括一外壳,外壳内部设有一容置空腔,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若干固定孔。
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通孔。
所述第三支撑杆底部设有滑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将植物种植于固定孔处,根系设于容置空腔内部,设于储液箱内部的培养液经过水泵通过一侧的通孔送入到容置空腔内部,且从另一侧的通孔回流至储液箱内部,从而形成回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培养液的配制系统。
图3是图2中的PH计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茎杆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水培种植系统,包括一支架1,且所述支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一第一支撑框架,两第一支撑框架通过一第三支撑杆13连接,且两第一支撑框架之间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12杆依次相连,第二支撑框架由固设于第三支撑杆上的两第二支撑杆12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上设有若干水培器2,底部的第一支撑框架上设有一储液箱4,且所述储液箱内部设有一水泵,且所述水泵将设于所述储液箱内部的培养液送入到所述水培器内部。
所述水培器2包括一外壳21,外壳内部设有一容置空腔,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若干固定孔22。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可将植物种植于固定孔处,根系设于容置空腔内部,设于储液箱内部的培养液经过水泵通过一侧的通孔送入到容置空腔内部,且从另一侧的通孔回流至储液箱内部,从而形成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5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土一体种植系统
- 下一篇:一种球藻栽培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