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电源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4612.2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2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电源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电源管理装置,尤指一种可内嵌于电子装置内部,以调配电性连接的多个电源输出或控制单一电源输出,从而可实现备援电源应用的电源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规格仍为电子装置(主要是PC,NB)最通用的主板规格,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内部的电源供应器直接电性连接于ATX系统机板上,并通过系统机板的开关来操作供电,ATX电源供应的设计在使用上仅限于系统配置的规格,无法任意扩充电源供应(器)的瓦数,于是在大规格的电子装置中(例如4U以上),目前惯用的一种做法是在机壳内部另外装设备援式电源供应器 (Redundant Power Supply),现有的备援式电源供应器通常至少两个电源为一组,于是机壳内部需再装设上一个备援的电源供应器,使得机壳内部空间拥挤,维护甚为不便,更导致散热不易,极易损坏系统机板及其上组件,因此现有的备援式电源供应的做法甚需改进。
另外,在较小规格的电子装置(例如1U)上,更受限于机壳尺寸的因素,无法使用现有的备援式电源供应器的做法,当系统配置的内部电源供应器损坏时,需拆卸机壳才能更换新的电源供应器,甚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体积适当,可直接内嵌固设于电子装置内部,以电性连接内外部电源供应器,并能够调配电性连接的多个电源输出或控制单一电源输出,从而可实现备援电源应用的一种智能型电源管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型电源管理装置,其具有一电压控制电路并设有至少两个外接端口及一内接端口,该内接端口能够电性连接于一电子装置的系统机板上,令该智能型电源管理装置能够内嵌于该电子装置内部,其中的一外接端口能够电性连接于该电子装置的一内部电源供应器,另一外接端口裸露于该电子装置外部以供电性连接一外部电源供应器;其中,该电压控制电路能够侦测并记载该所述外接端口电性连接的内、外部电源供应器的工作状况,以调配多个电源输出或控制单一电源输出。
其中,所述外接端口上皆设有防呆机制,以防止用户不当装置电源供应器而造成系统负荷损害及危害自身安全。
该智能型电源管理装置上更设有一LED显示界面,以监控电源供应状况,其上更可套设一绝缘外壳,以与系统机板及其上组件做适当隔绝,亦能绝缘以保护使用者安全,该绝缘外壳上更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型电源管理装置可装设在任何尺寸的电子装置内部,以电性连接电子装置内部电源供应器以供应系统电源,更可视系统总功率需求额外电性连接至少一外部电源供应器,以扩充系统总功率;另外,该智能型电源管理装置可侦测并记载其外接端口所电性连接的内、外部电源供应器的工作状况,以调配多个电源输出或控制单一电源输出,若该内部电源供应器和该外部电源供应器皆正常,则调配该多个电源平均分配电源输出供应,在任何一个电源供应器损坏时,可立即切换至另一正常的电源供应器单独供应电源输出,实现轻巧及轻便式的电源备援。
以上所述仅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ATX系统机板电源供应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子装置;11-系统机板;12-内部电源供应器;13-机壳;2-智能型电源管理装置;21-内接端口; 22-外接端口;23-外接端口;3-外部电源供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公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图1为现有的ATX系统机板电源供应器的示意图,前已具体说明于前文,故于此不再重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4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