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压圈弯曲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4595.2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0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邹金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弯曲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组件,尤其是一种新型压圈弯曲模组件。
背景技术
对于板料17多次折弯弯曲成如图6、图7所示的形状,传统的加工方式需要在不同的弯曲模上进行,首先会对板料17进行压侧边,然后对侧边压倾斜,最后,把加工好的半成品放置在另一台的弯曲模具上,把半成品侧边的顶部进行弯曲,弯曲成成型工件18(压圈) 的形状(如图6、图7所示),这种加工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加工精度差(由于采用安装在不同的弯曲模上,所以加工精度难以得到保障),需要的工人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一次对板料进行多次折弯弯曲成型的新型压圈弯曲模组件,满足了企业对于需多次弯曲的板料加工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型压圈弯曲模组件,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面上固定有支座,支座上开有凹孔,支座的顶面上固定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定位板,两定位板分别位于凹孔的两侧,两定位板之间组成定位区,定位区大于凹孔的宽度,支座内外端面之间开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圆通孔,圆通孔与凹孔的底面和侧面贯通,圆通孔上转动连接有滚轮,两滚轮上开有呈“V”的压形孔,凹孔的正上方设有活动凸模,活动凸模的上方设有上模座和固定在上模座顶面上的模柄,上模座的底面开有互通的孔一和孔二,孔二的截面大于孔一的截面大小,活动凸模的顶面上固定有插接杆,插接杆插接在孔一处,插接杆的顶面上固定有截面大于孔一并小于孔二的限位块,孔二底面与限位块顶面之间安装有弹簧;支座的内外端面上都固定有用于挡住滚轮从圆通孔中脱出的挡片;活动凸模与凹孔大小匹配,活动凸模的左右侧面为倾斜面,活动凸模的顶面为弯曲面,上模座的底面为与弯曲面形状大小匹配的压合面。这里两定位板和定位区的作用是,用于搁放板料;这里凹孔的作用是,用于对板料的冲压折弯;这里活动凸模的作用是,用于对板料的下压折弯;这里模柄的作用是,用于把模柄安装在动力组件上,用于活动凸模进行上下移动;这里插接杆、孔一、孔二、弹簧的作用是,可以使活动凸模在把板料的侧边压弯曲后,可使上模座的底面与活动凸模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可以为后续的上模座的底面再次压弯曲半成品工件侧边的顶面,从而一次性得到成品,精度更高、效率更高;这里活动凸模的顶面为弯曲面,上模座的底面为与弯曲面形状大小匹配的压合面的作用是,用于最后对半成品工件的侧边顶部进行压动弯曲;这里两滚轮上开有呈“V”的压形孔及活动凸模两侧边都为斜边的作用是,用于把板料弯曲成两侧边为斜边的半成品,也为后续成品的加工做准备,半成品的两侧边为斜边才能被上模座的底面压弯曲成成型工件;这里弹簧的作用是,用于活动凸模把板料压出两侧边时,提供给活动凸模足够的推力,从而在确保活动凸模两侧边受压倾斜后有足够的空间给予板料两侧边放置,从而为后续活动凸模受阻不动,上模座移动时,留有足够的压动空间用于板料两侧边顶部的压弯。
两滚轮的侧边都转动连接有转轴一,支座的侧板转动连接有转轴二,转轴一和转轴二之间设有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一上、其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二上,左侧滚轮通过拉力弹簧拉动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右侧滚轮通过拉力弹簧朝顺时针方向选择;基座上固定有一对限位柱,两滚轮的圆周面都开有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的中心与滚轮的中心重合,两限位柱的顶部分别配合在各自的圆弧形凹槽处,左侧限位柱用于左侧滚轮逆时针转动限位,右侧限位柱用于右侧滚轮顺时针转动限位。这里转轴一、转轴二、拉力弹簧的作用是,用于活动凸模向上复位后,两滚轮可以自动复位;这里限位住的作用是,用于限位住左、右侧滚轮复位后的位置,从而确保活动凸模压动两滚轮时,两滚轮位置是限位好的,从而确保对板料的弯曲质量。
支座的侧部设有成型工件出料机构,成型工件出料机构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支架,支架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顶杆。这里成型工件出料机构的作用是,用于成型工件的自动出料,从而提高对产品的生产效率;气缸可选用中空气缸。
基座上固定有用于控制模柄上下移动和控制气缸运动的开关一和开关二。这里开关一和开关二的作用是,可以方便控制活动凸模的上下移动和方便控制气缸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4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