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4579.3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7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松;魏春晖;杨政益;陈旭东;张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达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能效体积比的电磁铁。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作为流动人口和物资运输的重要手段,为适用我国南北跨度大、昼夜温差比较大的特点要求机车上所用气动元件的适应温度范围在-40℃~+70℃;电磁铁用于在机车真空断路器控制系统中推动真空断路器,并在断路器合闸动作后,使其保持在合闸状态,替换原气动或气动于保持线圈组合的推动方式,使其适应更宽的温度范围,减少环节,增加产品可靠性。
电磁铁的线圈在通电时在内部产生电磁场,里面的动铁芯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电磁力并与静铁芯吸合在一起,从而推动连接杆上的动触点与真空断路器上的静触点闭合,当电流断开时,动铁芯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到原位。当需要增强磁场力时,现有的通常做法是增大线圈的线径或圈数,增大安匝比,此方式虽然实现起来简单,但会使电磁铁体积变大,且成本高;当需要增加电磁铁行程时,现有的通常做法是加大吸合的倾斜角度来达到目的,此方式虽然实现起来简单,但会使电磁铁变长也很重,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体积小,特别是纵向尺寸小,且达到最佳能效体积比,成本低的电磁铁。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铁,包括线圈、骨架、动铁芯和静铁芯,所述线圈缠绕在骨架上,所述动铁芯和静铁芯设置在骨架内,所述静铁芯设有多个第一锥形极面,所述动铁芯设有多个第二锥形极面,多个第一锥形极面与多个第二锥形极面一一相适配,线圈通电时,动铁芯和静铁芯通过第一锥形极面与第二锥形极面之间的电磁力而相互吸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形极面为圆锥形极面,所述第二锥形极面为圆锥形极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形极面和第二锥形极面的圆锥角均为15-25度,优选为20度。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锥形极面依次嵌套设置,多个第二锥形极面依次嵌套设置。
更进一步的,相邻的第一锥形极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相邻的第二锥形极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的,相邻的第一锥形极面之间具有一公共端,相邻的第二锥形极面之间具有一公共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形极和第二锥形极面的数量均为3个。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导磁回路,所述外导磁回路包覆在线圈和骨架外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动铁芯固定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动铁芯和静铁芯之间通过多个锥形极面配合来增大磁通面积而增大电磁力,从而实现在同样力值要求和行程要求时,体积可以更小,特别是纵向尺寸可以大大减小,使得重量轻,功耗小,成本低,寿命长,特别适用于对空间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静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动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磁铁,包括外导磁回路1、线圈2、骨架3、动铁芯4、复位弹簧5、静铁芯6和线圈固定座7,所述线圈2和骨架3设置在外导磁回路1内,线圈2缠绕于骨架3上,外导磁回路1和骨架3由线圈固定座7进行固定,所述静铁芯6固定设置在骨架3的一端内,所述动铁芯4可以在线圈2和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沿着纵轴在骨架3内、在吸合位置和脱开位置之间滑动,其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的电磁铁结构,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实现的,不再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中,动铁芯4还固定有连接杆8,具体可以参照现有的断路器的连接杆结构,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实现的,不再详细说明。
所述静铁芯6设有多个第一锥形极面61,所述动铁芯4设有多个第二锥形极面41,多个第一锥形极面61与多个第二锥形极面41一一相适配,线圈2通电时,动铁芯4和静铁芯6通过第一锥形极面61与第二锥形极面41之间的电磁力而相互吸合。
本具体实施例中,动铁芯4和静铁芯6均由软磁材料制成。
本具体实施中,第一锥形极面61的数量为3个,同样,第二锥形极面41的数量也为3个,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锥形极面61和第二锥形极面41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截面积来设计,如为了使电磁铁纵向尺寸更小,则可以设置更多的第一锥形极面61和第二锥形极面41,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实现的,不再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达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达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4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性能好的波纹管
- 下一篇:一种瓦斯继电器放气集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