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3358.4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1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0 | 分类号: | F16B5/00;G09F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装配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卡钩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至3之一所示,现有的显示器在显示器后壳3与显示面板的进行卡接固定时,由于卡钩1的结构多为T形结构且为塑料成型而成,使得卡钩在与卡槽2配合时,容易被卡槽2压出台阶状印痕11,导致有时候卡钩1无法与卡槽2进行正常配合,若使用较大力度进行按压显示器后壳迫使卡钩1与卡槽2强行配合的话,那将很容易导致显示面板受压破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能够与卡槽配合紧密的卡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卡钩结构,用于显示器后壳与显示面板的卡接固定,所述的卡钩设于显示器后壳的内侧面,所述显示器后壳的内侧面与固定在显示面板上的胶框侧面相对且胶框侧面对应卡钩位置设有与卡钩配合的卡槽,所述的卡钩为棱台形结构,所述棱台形结构的下底面与显示器后壳的内侧面相固定且棱台形结构的下底面面积大于上底面面积,所述的卡钩与卡槽卡接配合后,卡钩与卡槽相对的两侧面与卡槽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卡钩的棱台形结构与卡槽上侧面卡接配合的一侧面与棱台形结构的下底面垂直。
进一步,所述卡钩的棱台形结构的上底面边缘为圆角过渡。
进一步,所述卡钩的棱台形结构的上底面长度为1mm,宽度为0.7mm。
进一步,所述的卡钩与显示器后壳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卡钩设于显示器后壳内侧面的数量至少为一对且设置位置为水平方向相对,所述卡槽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与卡钩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的卡钩为实心结构。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显示器后壳的内侧面设置卡钩,使其与显示面板上固定的胶框侧面的卡槽进行卡接配合使显示器能够便于装配且简单方便,另外,将卡钩设置成棱台形结构,卡钩的棱台形结构与卡槽上侧面卡接配合的一侧面与棱台形结构的下底面垂直使得卡钩与卡槽配合后,能够与卡槽紧固卡接,避免卡钩从卡槽中脱出,且利用棱台形的卡钩结构使得卡钩在下压与卡槽配合时不会出现因为结构强度不足的原因而造成卡钩被压出台阶压痕而使得卡钩无法卡合入卡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卡钩结构示意;
图2为图1所示卡钩结构在装配时被卡槽压出台阶状印痕的示意图;
图3为被压出台阶状印痕后的卡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钩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钩结构与卡槽配合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至6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用于显示器后壳3与显示面板4的卡接固定,所述的卡钩1设于显示器后壳3的内侧面,所述显示器后壳3的内侧面与固定在显示面板4上的胶框侧面相对且胶框侧面对应卡钩1位置设有与卡钩1配合的卡槽2。
为了提高卡钩1的结构强度和使其能够更为方便的与卡槽2进行卡接配合,进一步,所述的卡钩1为棱台形结构,所述棱台形结构的下底面与显示器后壳3的内侧面相固定且棱台形结构的下底面面积大于上底面面积,所述的卡钩1与卡槽2卡接配合后,卡钩1与卡槽2相对的两侧面与卡槽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卡钩1的棱台形结构与卡槽2上侧面卡接配合的一侧面与棱台形结构的下底面垂直。
进一步,所述卡钩1的棱台形结构的上底面边缘为圆角过渡。
进一步,所述卡钩1的棱台形结构的上底面长度为1mm,宽度为0.7mm。
为了避免卡钩1在卡接过程中轻易发生断裂,进一步,所述的卡钩1与显示器后壳3为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的卡钩1为实心结构。
进一步,所述卡钩1设于显示器后壳3内侧面的数量至少为一对且设置位置为水平方向相对,所述卡槽2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与卡钩1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未经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33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钢带抱箍
- 下一篇:液浸式变压器油箱与箱盖防锈紧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