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3136.2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8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领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19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气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开放式环境中,现有的技术往往是利用扩散式气体检测仪对检测区域里的空气进行检测,一般开放式环境中的气体流动性较大,扩散式气体检测仪的检测不是非常精准;设置在开放环境中的检测仪的隔热和防水功能也比较差;同时,对于已经固定挂好的仪器,必须拆卸下来更换,使用很不方便,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检测仪,可将对空气进行检测的内腔组件根据需要可从外架组件中抽取出来进行修整或更换,可在检修维护时快速的抽取方便维护,简单有效的同时,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较好的对检测系统进行隔热和防水的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检测仪,包括外架组件和内腔组件,所述内腔组件设置在所述外架组件内,且所述内腔组件可从外架组件中插入和抽取出;
所述外架组件可进行固定和/或挂靠在待检测区域内,所述内腔组件对空气进行检测;所述内腔组件包括内腔腔体、静音风机、控制电路板和检测系统,所述静音风机、控制电路板和检测系统均设置在所述内腔腔体内,所述控制电路板可对所述静音风机和检测系统进行控制;所述内腔腔体的前端开设有进气口,且所述进气口开设在所述内腔腔体的下端面上;所述内腔腔体的后端开设有出气口,且所述出气口开设在所述内腔腔体的下端面上;所述检测系统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气口处,所述静音风机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气口处。
优选的,所述检测系统包括PM2.5传感器和气态污染物传感器,所述PM2.5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靠近所述进气口一侧,所述气态污染物传感器设置在靠近PM2.5传感器远离进气口的另一侧,且所述气态污染物传感器整体封装,仅探头与气流接触。
优选的,所述PM2.5传感器的激光源为光学探头,可探测0~2000微克的粉尘浓度;所述气态污染物传感器包括电化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PM2.5传感器和气态污染物传感器均为热插拔方式设置在所述内腔腔体内。
优选的,所述外架组件包括第一环套件和第二环套件,所述第一环套件环套固定在所述第二环套件的外部;所述第一环套件后端一直延伸出内腔组件的后端外部,所述第二环套件的前端一直延伸出内腔组件的前端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套件包括上挡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闭合板、第二闭合板、第一环套固定板和第二环套固定板;
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闭合板的一端相固定;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挡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闭合板的一端相固定;所述第一环套固定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闭合板的另一端相固定,所述第二环套固定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闭合板的另一端相固定;
所述上挡板前端向外下部延伸有上当延伸板,所述上当延伸板与上挡板成一定夹角;
所述第一侧板外部设置有钩挂件。
优选的,所述钩挂件包括第一挂板片和第二挂板片,所述第一挂板片和第二挂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且通过固定柱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套件侧面为向后端倾斜的梯形,且盖设在所述第二环套件上。
优选的,所述内腔腔体的进气口处盖设有网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设置有外架组件和内腔组件,所述内腔组件可抽取的设置在所述外架组件内,在需要对内腔组件进行检修维护时,可方便的从外架组件中抽取出来,简单有效的同时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外架组件对内腔组件起到了一个外罩保护的作用,较好的对内腔组件进行了隔热和防水的保护,延长空气检测仪的使用寿命等。
附图说明
图1为空气检测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内腔腔体设置在第二环套件上的结构主视图;
图2b为内腔腔体设置在第二环套件上的结构右视图;
图2c为内腔腔体设置在第二环套件上的结构仰视图;
图3a为内腔腔体的主视图;
图3b为内腔腔体的仰视图;
图4a为第一环套件的主视图;
图4b为第一环套件的右视图;
图5为检测系统内部设置示意图;
图6为空气检测仪整体结构与固定设备相固定的仰视图;
图7为钩挂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领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领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3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霾污染源监测装置
- 下一篇:敷料透过水蒸气的能力创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