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泵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2916.5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5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曹建;陈力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2 | 分类号: | B60T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泵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通过踩下制动踏板来实现车辆减速或停车。通常情况下,为保证制动减速时,能够较轻松地踩下制动踏板,车辆大多会采用真空助力系统。真实助力系统一般包括真空源、真空管路及真空助力器等,而真空源包括用于提供真空环境的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真空泵安装支架安装在车舱内。为对真空泵提供稳定支撑,真空泵安装支架一是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二是要具备能安装真空泵的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稳定支撑真空泵的真空泵安装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安装支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真空泵安装支架,包括横向安装板及固定于横向安装板前端的自由端向上悬伸的竖向安装板,竖向安装板的上端向前弯折而形成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高于第二连接板设置,横向安装板与竖向安装板的连接处的两端设置有角板,角板的连接板与竖向安装板的板面平行地固定在竖向安装板的后侧面上,角板的加强板支撑于横向安装板与竖向安装板之间,横向安装板上开设有后端开口的弧形槽,横向安装板上于弧形槽的两端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真空泵连接孔,竖向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将真空泵安装支架固定在车架上的第二螺栓穿孔;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板穿孔,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板穿孔。
所述横向安装板的左右两端向后弯折而形成所述角板,加强板与横向安装板和竖向安装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孔;加强板与横向安装板的连接处于第一孔的后方设置有第一加强肋。
所述竖向加强板的上端中部向后隆起成第一凸板,第一凸板的中部开设有长型的第二孔,第一凸板的右下端开设有第一螺栓穿孔。
所述竖向加强板的下端向后隆起成左右间隔的两个第二凸板,第二凸板位于第一凸板的下方;竖向加强板的右端超出右侧的角板,所述第二螺栓穿孔错开第一凸板及第二凸板地设置在竖向加强板上,右侧的第二螺栓穿孔设置在竖向加强板向右伸出右侧角板的位置处。
竖向安装板的右端设置有向后延伸的翻沿。
第一连接板与竖向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前隆起的第二加强肋,第二连接板与竖向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后前隆起的第三加强肋。
横向安装板上对应于真空泵连接孔的位置处向上凸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安装支架通过第二螺栓穿孔固定在车架上,真空泵则是卡在弧形槽上,位于弧形槽四周的横向安装板的上端面能支撑真空泵的相应端面,再在真空泵连接孔及真空泵的相应穿孔中穿设螺栓即可将真空泵固定。设置于横向连接板与竖向连接板之间的角板则能增加真空泵安装支架的强度和刚度,避免横向安装板与竖向安装板之间产生位移,保证真空泵的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安装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安装支架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横向连接板1和垂直设置于横向安装板1前端的竖向安装板2,竖向安装板2的上端向前弯折有左右间隔的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4高于第二连接板5。
横向安装板1上设置有为真空泵让位以供其安装的弧形槽11,弧形槽11的后端为开放形式而便于真空泵的安装。横向安装板1上于弧形槽1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供螺栓穿装以固定真空泵的真空泵连接孔12,横向安装板1上对应于真空泵连接孔12的位置处向上凸设。
横向安装板1的两端向上弯折而形成倾斜的加强板31,加强板31由后向前高度依次增加而成三角形状。加强板31的前端朝向竖向安装板2所在侧弯折成与竖向连接板2的板面平行的连接板32,连接板32焊接固定在竖向安装板2的后侧面上。加强板31与连接板32一起形成了可增加真空泵安装支架强度的角板3。加强板31与横向安装板1和竖向安装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孔14,加强板31与横向安装板1的连接处于第一孔14的后方设置有第一加强肋13。沿前后方向横向安装板1左端的长度小于其右端的长度,因而右端的加强板31与横向安装板1之间前后间隔地设置有两个第一加强肋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2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