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边弯曲件压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1815.6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0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边 弯曲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侧边弯曲件压模组件。
背景技术
对于薄板板料多次折弯弯曲成如图4所示的形状,传统的加工方式需要在不同的弯曲模上进行,首先会对薄板板料进行压侧边,侧边压弯曲后,把加工好的半成品放置在另一台的弯曲模具上,把半成品侧边的顶部进行压弯曲,弯曲成成型工件形状(如图4第二幅图所示),这种加工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加工精度差(由于采用安装在不同的弯曲模上,所以加工精度难以得到保障),需要的工人多,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在一个模具上就能对薄板板料进行多次折弯弯曲成型的侧边弯曲件压模组件,满足了企业对于需多次弯曲的薄板板料加工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侧边弯曲件压模组件,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及插接在上模板上的压头,压头的两侧边都设有折弯压边,上模板上固定有沿压头两侧分布的压柱;下模包括下模板及插接在下模板上的插杆,插杆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台,支撑台与下模板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一,下模板上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沿支撑台两侧都开有对称设置的横向插接孔,两横向插接孔上都插接有压块,压块的内侧面设置有折弯压面,两压柱的侧面都设置有压动斜面一,压块的外侧面都设置有与压动斜面一位置斜度匹配的压动斜面二,支撑台的侧面与压块的内侧面之间留有与薄板板材厚度匹配的间隙;固定座上安装有用于压块受压解除后能复位的复位弹簧二;上模板上固定有导套,固定座上固定有与导套配合的导柱,导柱上安装有压缩弹簧。这里上模及下模的工作原理:压动下移上模板上的压头,压动支撑台下移,薄板板材的两侧区域通过两压块的顶面阻挡而折弯90°,然后下移上模板,上模板上的压柱一同移动,压柱上的压动斜面一压动压块上的压动斜面二,通过压力的横向分力,从而带动压块横向移动,利用压块上的折弯压面对薄板板材加工成成型工件(如图2所示)。
进一步完善,下模板的侧部设有成型工件出料机构,成型工件出料机构包括固定在下模板上的支架,支架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推杆。这里成型工件出料机构的作用是,可以方便的把成型工件从压头处推出,从而提高效率。
进一步完善,支撑台的顶面上固定有一组定位柱,定位柱的高度不超过薄板板材的厚度。这里定位柱的作用是,方便薄板板材的准确定位安装。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首先把薄板板料通过定位孔安装到支撑台的定位柱上,然后下移压头,压头压住薄板板材下移,然后薄板板材受压使支撑台下移,通过两压块,从而对薄板板材的两端进行垂直弯曲,压头下移到一定位置后停止,这时,下移上模板,上模板上的压柱利用压动斜面一压动两压块的压动斜面二,使两压块相互靠拢,并且对刚垂直弯曲出来的薄板板料顶部进行压折边,折边压好后,上模板复位,支撑台也通过复位弹簧一复位,压块通过复位弹簧二复位,然后压头带着成型工件上移复位,最后启动成型工件出料机构上的气缸,气缸推动推杆把成型工件从压头上侧向顶出,这种方式不仅效率高、精度高,而且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成型工件出料机构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薄板板材及成型工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模1,上模板1-1,压头1-2,折弯压板1-2a,压柱1-3,压动斜面一1-3a,下模2,下模板2-1,插杆2-2,支撑台2-3,复位弹簧一2-4,固定座2-5,横向插接孔2-5a,压块2-6,折弯压面2-6a,压动斜面二2-6b复位弹簧二2-7,定位柱,导套3,导柱4,压缩弹簧5,成型工件出料机构6,支架6-1,气缸6-2,推杆6-3,薄板板材7,成型工件8,侧边成型部8-1,定位孔8-2,间隙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1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