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肢再植术中用的血液循环临时通路保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1204.1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4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姚京辉;肖扬;伍旭辉;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京辉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邬松生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通路 三通接头 断肢再植术 保障装置 血液循环 螺形 本实用新型 断肢再植 连接密封 时间缩短 血液供应 输送管 旋扭 成活率 血管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断肢再植术中用的血液循环临时通路保障装置,它包括有三通接头、第一血管通路管、第二血管通路管,其中,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上连接有第一血管通路管,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口上连接有第二血管通路管,三通接头的第三个接口上连接密封塞或输送管;三通接头上设有控制旋扭,第一血管通路管、第二血管通路管另一端均设有螺形接头,螺形接头与断肢血管相连接。采用本方案后使断肢再植时,断肢先得到血液供应,保证断肢离断时间缩短,提高了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断肢再植术中用的血液循环临时通路保障装置。
背景技术
高位断肢再植在临床中较少见,但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高位离断回植的成功率影响因素除受伤机制,医生手术能力之外,最关键的一点是断肢缺血时间。也就是肢体离断后的离体时间,通常标准为6-8小时,但这个时间常受到天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污染程度,肢体保存方式以及肢体断离面损伤程度等多种因素所影响。其中的断肢缺血再通过时间为医生可控制的变量,缺血再通时间越短,再植成功率越大,功能恢复越好,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小,对患肢影响越小。
断肢血管临时通路系统将使用在患者的断肢再植术中。通常情况下,患者肢体离断后,经过包扎,冷藏,相关检查以后多处于2-5小时之间抵达手术室完成麻醉。常规时间完成骨折内固定,肌腱肌肉吻合,神经修复后往往会超出8小时,断肢肌肉多处于缺血痉挛状态,部分肌肉处于临坏死状态,如能尽早进行血液再通将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延长软组织保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断肢再植术中用的缩短断肢离断时间、提高成活率的血液循环临时通路保障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断肢再植术中用的血液循环临时通路保障装置,它包括有三通接头、第一血管通路管、第二血管通路管,其中,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上连接有第一血管通路管,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口上连接有第二血管通路管,三通接头的第三个接口上连接密封塞或输液管;三通接头上设有控制旋扭,第一血管通路管另一端设有葫芦形接头,葫芦形接头与肢体断离近侧血管相连接。第二血管通路管另一端设有葫芦形接头,葫芦形接头与肢体断离远侧血管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血管通路管、第二血管通路管上均设有血流控制开关。
所述的第一血管通路管、第二血管通路管分别通过相应的螺帽固定三通接头上。
在完成骨折固定后,在耗时较长的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组织缝合步骤前,在离体肢体之间建立临时动静脉循环通路,为断离肢体提前输送营养,促远端肢体动静脉充盈,减少血管寻找时间。使用方法:将断肢离断端清洗消毒并完成骨折固定后,尽快寻找出主要动静脉血管,预留少许管腔,将血管临时通路葫芦形接头插入血管腔内,缝合结扎线固定。打开三通控制开关至1-2连通检查近端血流通路, 1-3连通为检查远端血流通路,2-3连通断离血管形成完整通路。静脉通道连通原理相同。使用注意事项: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出现扯脱动静脉接口出现大出血,根据需要设计备用一次性动静脉血管夹,螺形接头通过血管固定器绑在断肢部位,本方案的简易模式采用临时血管通路、缝合线结扎固定组成,完整模式采用临时血管通路,三通接头连接,缝合线结扎固定组成,本方案也适用于其它器官移植手术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京辉,未经姚京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1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提醒功能的计量尿瓶
- 下一篇:可调式引流液接引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