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0054.2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1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子惠;陈文娟;董辉;吕彦伟;仲奔腾;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F15/02;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絮凝剂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吸药装置。
背景技术
絮凝剂配药装置在污水处理行业应用广泛,常规的制备吸药装置吸药时部分较细的药剂粉末会随着真空泵排气管道流失到装置外,污染周边环境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有一部分药剂粉末进入真空泵泵体内,造成泵体堵塞,影响正常吸药配药,需拆卸泵体,清理泵体内的药剂后方可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凝水极易进入出水阀门定位器而造成阀门故障,从而影响其他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造成运行成本提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药装置,包括用于储药的第一过滤箱体、用于回收药粉的第二过滤箱体和吸料泵,所述第一过滤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将所述第一过滤箱体的内部分成上下布置的第一过滤后腔体和第一过滤前腔体,所述第二过滤箱体内设置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将所述第二过滤箱体的内部分成上下布置的第二过滤后腔体和第二过滤前腔体;且
所述第一过滤前腔体连接有进药管,所述第一过滤后腔体与所述第二过滤前腔体通过第一吸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后腔体与所述吸料泵通过第二吸气管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第二过滤箱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料斗,且所述集料斗的底部设置有阀门。
具体地,所述集料斗为锥形集料斗。
具体地,所述阀门为PVC球阀,所述PVC球阀的直径为50mm。
具体地,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均为丝绵过滤层。
具体地,所述第二过滤层的丝棉厚度是所述第一过滤层的丝棉厚度的4-8倍。
具体地,所述第二过滤层为内置有丝绵且带气孔的抽屉装置,所述抽屉装置通过4个自旋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二过滤箱体的中间。
具体地,所述吸料泵还连接有以便于所述吸料泵内的气体排出的出气管。
具体地,所述第一过滤箱体和所述第二过滤箱体均为PVC箱体,且所述PVC箱体的箱板厚度为10mm。
具体地,所述第一吸气管和所述第二吸气管均为PVC管,且所述PVC管的内经为5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气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启动吸药后,第一过滤箱体和第二过滤箱体内形成真空,药粉进入第一滤箱体内过滤将绝大部分药料留在第一滤箱体,同时在吸料泵吸力的作用下有少部分药粉随着吸气管经过一次过滤后进入第二过滤箱体,然后经过二次过滤,将大部分药粉全部拦截,空气则通过吸料泵排出,这样药粉避免了通过吸料泵进入泵头,有效防止了泵头堵塞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从第二过滤箱体底部滤料拦截的药粉进行回收利用,有效遏制了药料浪费和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第一过滤箱体;
1-1:第一过滤层;
1-2:第一过滤后腔体;
1-3:第一过滤前腔体;
2:第二过滤箱体;
2-1:第二过滤层;
2-2:第二过滤后腔体;
2-3:第二过滤前腔体;
2-4:集料斗;
2-5:阀门;
3:吸料泵;
4:进药管;
5:第一吸气管;
6:第二吸气管;
7: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未经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0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