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锁口满球角接触球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9688.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2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段素爽;赵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F16C33/66;F16C33/62;F16C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丹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锁口满球角 接触 球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动接触轴承,尤其涉及一种双锁口满球角接触球轴承。
背景技术
一般使用在精密减速器上的角接触球轴承由内圈、外圈、钢球和保持架组成,轴承工作在低速度,冲击大、重载等工况条件下。如图1所示,轴承工作过程由于承受较大轴向载荷Fa和径向载荷Fr,各零件间的摩擦力较大,轴承内圈、外圈、钢球、保持架急剧磨损;进而也导致现有润滑脂被污染或者环境温度过高(40度以上)导致润滑脂加速老化,从而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此外,轴承保持架在起到引导和隔离钢球的作用的同时,特别是在低速运转时,钢球的运转又驱动轴承保持架转动,从而导致钢球与保持架产生额外过多摩擦,降低轴承的传动效率和寿命。在重载情况下,轴承承受径向、轴向以及力矩载荷时,内、外圈会产生偏斜,引起保持架受力变形加剧磨损。这是现有保持架角接触球轴承的承载能力差的突出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锁口满球角接触球轴承, 提高承载能力、保护钢球、方便使用和提高轴承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锁口满球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钢球、内圈,所述外圈的内壁具有外圈沟道、外圈锁口和外圈斜挡边,所述内圈的外壁具有内圈沟道和内圈锁口,所述钢球布满所述外圈沟道和所述内圈沟道合套后形成的滚道内,所述钢球分别与所述外圈沟道和所述内圈沟道点接触滚动连接;所述外圈锁口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圈沟道的一端和所述外圈斜挡边,所述外圈斜挡边为其边缘处直径大于其与所述外圈锁口连接处直径的斜直边,所述外圈锁口为凹陷的弧面;所述内圈锁口与所述外圈沟道的另一端上或下对应的所述内圈沟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内圈锁口为其边缘处直径小于其与所述内圈沟道连接处直径的斜直边;所述内圈锁口的外边缘垂直面凸出于同侧所述外圈的外边缘垂直面;所述外圈1 的宽度C为
其中,D为外圈外直径,d为内圈内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保持架的结构,可装入更多钢球,具有更高的径向、轴向承载能力,用以解决现有轴承承载能力差,消除保持架与钢球、与内外圈挡边间的摩擦,避除了保持架变形受损。采用双锁口和满球设计的角接触球轴承,结构更加紧凑,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刚性进一步加强,大大提高了轴承寿命。外圈锁口为装配锁口,外圈锁口为向外凹陷的弧面及外圈斜挡边为倾斜向外,避免合套时尖角对钢球的磕碰;配合外圈与内圈宽度设置,使外圈和内圈在外圈斜挡边处形成用于润滑脂的进入敞口,从而方便对钢球的润滑。内圈锁口采用斜挡边,减小轴承重量,并避免使用过程中与精密减速器中针齿的干涉。内圈锁口的外边缘垂直面的设置在装配到减速器时,能够在狭小紧凑的空间内,内圈起到定位其他零件如摆线轮的作用,不需要增加垫片隔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一种双锁口满球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外圈的内壁还具有外圈挡边,所述外圈挡边与所述外圈沟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圈挡边的直径小于所述外圈斜挡边的直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圈挡边限制钢球跑偏。
进一步,所述一种双锁口满球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外圈挡边的挡边系数为0.60至0.63。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减小外圈挡边的厚度,从而减轻轴承的重量。
进一步,所述一种双锁口满球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内圈的外壁还具有内圈挡边,所述内圈挡边与所述内圈沟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内圈挡边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圈锁口的直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圈挡边限制钢球跑偏。
进一步,所述一种双锁口满球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内圈挡边的挡边系数为0.61至0.65。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减小内圈挡边的厚度,从而减轻轴承的重量。
进一步,所述一种双锁口满球角接触球轴承,所述钢球的接触角α为 38°≤α≤48°。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负荷条件下,小于实际最大联合负荷F与轴承径向平面间的负荷角β。使轴承负荷、寿命、运转、摩擦和磨损等综合性能的更佳。
进一步,所述一种双锁口满球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外圈的外径与所述外圈沟道的直径之比小于或等于1.05;所述内圈沟道的直径与所述内圈的内径之比小于或等于1.05。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圈、外圈采用薄壁结构,缩小轴承外形尺寸、结构更加紧凑,改善了轴承散热条件,内外圈减薄增大了钢球半径,使接触综合曲率增大从而减小接触应力进而提高轴承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9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