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9600.0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6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朱茜;杨西斌;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8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 阵列 并行 显微 成像 装置 | ||
1.一种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单元、分光单元、数字微镜器件、筒镜、物镜、成像透镜、相机及中央控制装置;
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光源、照明透镜;
所述分光单元包括二向色镜和发射片;或,所述分光单元包括偏振分束器和四分之一波片
所述数字微镜器件,设有若干可偏转的微镜,用于构成具有特定大小和周期的虚拟针孔阵列;
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控制数字微镜器件上每一个微镜的偏转角度,使其置于“ON”态或“OFF”态;
所述中央控制装置与所述数字微镜器件、相机分别相互电联接;
光源发出的光经照明透镜、二向色镜或偏振分束镜照射到数字微镜器件表面,中央控制装置控制数字微镜器件上每个微镜的偏转角度,产生特定大小和周期的虚拟针孔阵列,“ON”态微镜反射的光调制为点光源阵列,经筒镜和物镜聚焦到被测物表面,从被测物表面返回的光经物镜和筒镜后照射到数字微镜器件表面,数字微镜器件的虚拟针孔阵列对返回光进行调制,滤去离焦剖面的返回光,只将共焦剖面的返回光经分光单元反射、再通过成像透镜后,被相机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央控制装置控制数字微镜器件上的微镜的偏转角度,使其置于“ON”态或“OFF”态,置“ON”态或“OFF”态的规则如下,“ON”态微镜每行扫描T次,逐行扫描T次,其中T为数字微镜器件生成的虚拟针孔阵列的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单色LED光源、多色LED光源、单色激光光源或多色激光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束器及二向色镜,分别对应反射光成像及荧光成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还设有用于放置被测物并带动被测物移向或远离物镜的位移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台包括:
一个托物盘,具有用于夹持被测物的夹持组件;
径向移动组件,包括径向移动导轨和径向底座,径向底座与导轨之间设有径向驱动装置,由伺服电机驱动径向底座在导轨上做径向来回移动,所谓径向来回移动,是指沿物镜的径向做靠近物镜或远离物镜的运动,所述托物盘垂直设于径向底座上,从而实现被测物的径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物盘上还设有分布于一个圆周上的3个及以上数量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由伺服电机驱动,可以向该圆周的圆心移动及返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台还包括支撑架,用于支撑托物盘,且与托物盘之间通过一个转轴连接,转轴由一个伺服电机驱动,使得托物盘可以旋转,因此实现被测物的360°的正反旋转,所述支撑架安装于径向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前端,还设置两个呈Y形排布的小支臂,每个小支臂可以绕与凸起部连接点转动,且具有回复力;小支臂的顶端还设置手指状凸起,每个凸起顶端设有防滑的橡胶小凸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并行共焦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微镜器件的像素与相机像素之间的匹配关系需要满足数字微镜器件单个像素至少大于等于相机的两个像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96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