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头总成及压缩气体旁通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4550.7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3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瑞;陈陆骏;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6 | 分类号: | F02B37/16;F16K31/06;F16K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纪佳,吴鹏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成 压缩 气体 旁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压缩气体旁通阀及其包含的阀头总成。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汽车中,涡轮增压技术被日益大量的使用在动力总成中,以提高能效。在涡轮增压发动机中,由排气推动涡轮增压器中的涡轮机,带动使与涡轮机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对进气压缩,经压缩的压缩空气经中冷器到达节气门,从而进入发动机汽缸中进行燃烧。在实际应用中,会在压缩空气中冷器上游设有一个与空气压缩机并联的压缩气体回流管路,并在该压缩气体回流管路中设置有压缩气体旁通阀,当压缩气体旁通阀不被通电时,压缩气体回流管路为关闭状态,当压缩气体旁通阀通电时,压缩气体旁通阀打开并使压缩空气可以通过压缩气体旁通阀回流到空气压缩机的进气端,从而防止由于喘振的抖动引起的对涡轮叶片的伤害,同时压缩气体的回流还能够允许涡轮继续转动以减少加速时涡轮的滞后并保护节气门。
现有的压缩气体旁通阀及其阀头总成,具有如下缺点:1)旁通阀关闭时,塑料阀头直接与客户端相接触且由于内部压力的存在,会产生气体泄漏;2)不易于装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活、密封性好、生产工艺简单、易于装配的阀头总成以及包含该阀头总成的压缩气体旁通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头总成,包括:阀头本体,以及硫化在该阀头本体底部的密封橡胶,且密封橡胶上形成有环形的凸起唇部。
较佳地,所述阀头总成还包括:环形卡扣结构,该环形卡扣结构的外周与所述阀头本体的内周之间过盈压装,且该环形卡扣结构的外周上形成有环绕其外周的、沿其径向方向延伸的卡扣唇部。
较佳地,所述阀头总成还包括:密封圈,该密封圈硫化在所述卡扣唇部上,且该密封圈的外周上形成有环绕其外周的、沿其径向方向延伸的密封圈唇部。
较佳地,所述阀头总成还包括:导向杆,该导向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阀头本体之间固定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阀头总成的压缩气体旁通阀,该旁通阀还包括:衔铁,线轴,线圈,外封装件,定子,弹性部件,连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头总成以及包含该阀头总成的压缩气体旁通阀具有如下优点:密封性好,气体不易泄漏;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阀头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阀头总成组装后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阀头本体和密封橡胶组装后的立体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环形卡扣结构和密封圈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环形卡扣结构和密封圈组装后的立体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压缩气体旁通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并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阀头总成和压缩气体旁通阀。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阀头总成包括阀头本体1,密封橡胶2,环形卡扣结构3以及密封圈4。其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密封橡胶2硫化在所述阀头本体1的底部,且为了提供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密封橡胶2上形成有环形的凸起唇部21;所述环形卡扣结构3的外周与所述阀头本体1的内周之间过盈压装,且所述环形卡扣结构3的外周上形成有环绕其外周的、沿其径向方向延伸的卡扣唇部31;所述密封圈4硫化在所述卡扣唇部31上,且所述密封圈4的外周上形成有环绕其外周的、沿其径向方向延伸的密封圈唇部41。
优选地,所述阀头组件还包括导向杆5,如图2所示,所述导向杆5的一个端部(第一端部51)与所述阀头本体1之间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旋铆的装配方式,这种装配方式简单稳定,可以简化零部件数量。
实施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压缩气体旁通阀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压缩气体旁通阀除了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阀头总成,还包括衔铁6;线轴7;线圈8;壳体9;外封装件10;防护罩11;套筒12;弹性部件13;上定子14;下定子15;上轴承16;下轴承17以及连接头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4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合机油温度与压力检测为一体的机油温压复合传感器
- 下一篇:压缩气体旁通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