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母线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3798.1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9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龙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6 | 分类号: | H02G5/06;H02G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64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中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母线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母线槽。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
母线槽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同时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大大降低的母线槽两端部连接处及分线口插接处的接触电阻和温升,并在母线槽中使用了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从而提高了母线槽的安全可靠性,使整个系统更加完善。
传统的母线槽一般均具有刚性的外壳,这样的好处是,母线槽结构稳定,强度高。但是刚性的母线槽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拼接过程比较麻烦,由于母线槽是刚性的,任何需要拐弯的地方均需特别订制或使用转接头转接,安装过程比较麻烦。但是现场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使用刚性母线槽需要频繁转接。
(2)由于母线槽之间也是刚性连接的,母线槽安装后,因热胀冷缩带来的应力较大,时常将母线槽的基座螺栓拉扯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母线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母线槽,包含公接头和母接头,公接头和母接头之间由金属软管连接;所述的公接头上穿有多根公端接线桩,所述的母接头上穿有多根母端接线桩,所述的金属软管内还包括多根导电金属条,导电金属条的一端接在公端接线桩上,另一端接在母端接线桩上,所述的导电金属条上穿有一层PVC塑料膜;所述的金属软管内灌满导热硅胶。
由于硅胶和金属软管均为柔性,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缓慢弯折,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转弯的地方可弯曲自身以适应现场的弯曲角度,相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弯折的刚性母线槽,本实用新型无需另外使用转接头转接;硅胶绝缘导热,可以辅助导电金属条散热;金属软管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可以保护母线槽不受外界侵害。
优选的,金属软管内还设有限位圈,所述的限位圈为圆饼状结构,其外径与金属软管的内径相同,限位圈上开有多个孔以供导电金属条穿过,限位圈平均分布在金属软管内。限位圈可以确保金属软管内的导电金属条保持有效的距离,即使在弯曲时也不会互相挤压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的公端接线桩朝外的一端车有螺纹,所述的母端接线桩朝外的一端连接有一个活动螺帽;活动螺帽可与公端接线桩的螺纹配合,将公端接线桩和母端接线桩对接锁紧。使用时直接对接拧上活动螺帽即可完成对接,无需现有技术中用于母线槽对接的连接器。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固定环座,所述的固定环座包括底座和环圈,环圈固定在底座上,环圈套在金属软管外。可以方便母线槽在安装处固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相对现有技术的刚性母线槽,本实用新型在转弯处无需另外使用转接头转接;硅胶绝缘导热,可以辅助导电金属条散热;金属软管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可以保护母线槽不受外界侵害;
(2)由于采用柔性结构,热胀冷缩带来的应力可以被消除;
(3)导电金属条被硅胶覆盖,相对现有技术中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做法,本实用新型可防止导电金属条表面氧化。
(4)由于不需要转接头,施工过程转接次数减少,使用成本大大降低。使用时将公接头和母接头直接对接即可,也不需要现有技术中用于母线槽对接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公接头和母接头对接示意图;
图4为公端接线桩与母端接线桩锁紧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固定环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照附图1和附图2,一种柔性母线槽,包含公接,1和母接头2,公接头1和母接头2之间由金属软管3连接;所述的公接头1上穿有多根公端接线桩11,所述的母接头2上穿有多根母端接线桩21,所述的金属软管3内还包括多根导电金属条4,导电金属条4的一端接在公端接线桩11上,另一端接在母端接线桩21上,所述的导电金属条4上穿有一层PVC塑料膜;所述的金属软管3内灌满导热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龙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龙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37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母线槽
- 下一篇:双镭射头LED投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