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光子集成提高DWDM系统传输距离的光发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0363.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华;郭广涛;陈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50 | 分类号: | H04B10/50;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郭伟红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子 集成 提高 dwdm 系统 传输 距离 发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发射器,具体为一种基于光子集成提高DWDM系统传输距离的光发射器,属于光学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信息的处理都是在电的领域内完成的,在光纤通信中,我们必须把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这样才能在光纤上传播,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信息由LED或LD发出的光波所携带,光波就是载波,把信息加载到光波上的过程就是调制,光发射器就是实现从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的器件,随着光子集成技术日趋成熟,该技术逐渐成为DWDM网络发展的一个趋势,现有的光发射器通常具有空腔结构,空腔的内部直径从孔隙开始朝向基底增加,传统的前透镜焊接方法都是采用平面式热沉,单光速激光焊接方法,焊接效率低,焊接质量差,但是目前,准直透镜和聚焦透镜的焊接方法复杂,并且很容易造成准直透镜的焊点的应力不平衡,破坏准直透镜的稳定性,同时现有的光发射器由于在无外电场偏压的情况下是会对激光信号能量有吸收,导致激光信号幅度大幅减弱,从而影响激光器整体发光效率,降低了光发射器整体调制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光子集成提高DWDM系统传输距离的光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光子集成提高DWDM系统传输距离的光发射器,包括壳体、安装槽、热敏电阻、背光探测器、温控电板、电路板、后透镜、光子集成传输器、前透镜、调制器、光学放大器、可变光学衰减器、合波器、发射器组件和发射端口,所述壳体与发射器组件构成该光发射器的外壳结构,所述壳体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热敏电阻、背光探测器、温控电板、电路板、后透镜、光子集成传输器和前透镜,所述热敏电阻位于安装槽的左侧上部,所述热敏电阻通过电线与背光探测器和电路板进行连接,所述背光探测器位于安装槽的左侧中部,所述温控电板设置在背光探测器和电路板之间,所述电路板位于安装槽的左侧下部,所述后透镜连接在背光探测器与光子集成传输器之间,所述光子集成传输器前端设有前透镜,所述光子集成传输器上安装有调制器、光学放大器、可变光学衰减器和合波器,所述调制器通过光纤与光学放大器和可变光学衰减器依次进行连接,所述光学放大器安置在调制器和可变光学衰减器之间,所述合波器的左侧与可变光学衰减器进行连接,所述合波器的右侧与发射器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发射器组件固定在壳体的开口处,所述发射端口安装在发射器组件的顶端。
优选的,为了便于提高光学信号的传输距离,所述光子集成传输器借助于光学放大器放大光学信号。
优选的,为了提高整个光发射器的稳定性,所述后透镜、光子集成传输器和前透镜位于同一光轴上。
优选的,为了避免由于单光束焊接产生的焊点不对称,所述发射器组件通过高温焊料焊接在壳体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光子集成提高DWDM系统传输距离的光发射器设计合理,光子集成传输器借助于光学放大器放大光学信号,用以放大待传输的信号,便于提高光学信号的传输距离,后透镜、光子集成传输器和前透镜位于同一光轴上,保证了光路的稳定性,提高整个光发射器的稳定性,发射器组件通过高温焊料焊接在壳体的开口处,避免了由于单光束焊接产生的焊点不对称,焊点应力释放不一致导致光路稳定性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光子集成传输器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安装槽,3、热敏电阻,4、背光探测器,5、温控电板,6、电路板,7、后透镜,8、光子集成传输器,9、前透镜,10、调制器,11、光学放大器,12、可变光学衰减器,13、合波器,14、发射器组件和15、发射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未经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0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伤员移送装置的担架结构
- 下一篇:精神科疾病异常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