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的数据处理的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9153.0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3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儿;王跃;孙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通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策车空间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06K7/14;G01M17/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曹杰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数据处理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胎的数据处理的终端。
背景技术
作为在车辆运输中安全和节能最重要的车辆部件,对轮胎从生产、库管、销售、使用、检测、维护、翻新、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的监测记录对降低交通事故和轮胎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于大型运输车队以及公交系统而言,由于燃油和轮胎的直接成本支出达到了53%,因此若发生爆胎事故,其无形的成本支出将非常庞大。目前,一方面采用条形码、二维码、以及在轮胎内植入RFID芯片的形式作为轮胎的身份标识,对轮胎的状态进行监控;另一方面,主要采用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和显示轮胎内的温度和压力,对轮胎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控。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对轮胎进行身份识别、对轮胎使用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的监测、对轮胎的花纹磨损情况检测这些功能模块之间彼此独立,不便于结合各个方面的数据对轮胎进行分析。同时,关于各个车辆的轮胎监测数据之间彼此独立,不便于对多个轮胎和多辆车辆的相关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或者对多个轮胎和多辆车辆车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方法中,若要记录轮胎的入库、维修、报废等信息,则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记录这些数据后,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进行录入,记录过程麻烦,且工作人员手动记录的过程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进行录入,记录过程麻烦,且工作人员手动记录的过程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的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胎的数据处理的终端,包括第一数据收发单元和数据录入单元:
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录入单元;
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所述轮胎的标识信息,所述数据录入单元获取所述轮胎的轮胎流转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发送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轮胎流转记录;
其中,所述轮胎使用数据包括轮胎的胎压、胎温;所述轮胎流转记录包括轮胎的入库信息、领用信息、安装信息、修补记录、检测保养信息、翻新记录、报废记录。
可选地,所述数据录入单元包括扫描设备;
所述扫描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
所述扫描设备用于通过扫描条形码或者二维码获取所述轮胎的轮胎流转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轮胎流转记录和所述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数据录入单元还包括输入设备;
所述输入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
工作人员通过所述输入设备输入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轮胎的轮胎流转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轮胎流转记录和所述标识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和所述数据录入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轮胎流转记录。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包括射频电路和GPRS模块;
所述射频电路连接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GPRS模块;所述GPRS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录入单元;
所述射频电路用于接收所述轮胎的标识信息,所述GPRS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轮胎流转记录和所述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还包括蓝牙芯片;
所述蓝牙芯片连接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GPRS模块;所述GPRS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录入单元;
所述蓝牙芯片用于接收所述轮胎的标识信息,所述GPRS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轮胎流转记录和所述标识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所述第二数据收发单元安装在扫描棒内;
所述第二数据收发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
所述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轮胎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所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所述标识信息;
所述扫描棒为棒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收发单元包括射频电路和蓝牙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通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策车空间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万通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策车空间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9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