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内热式低温热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8910.2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栢强;林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绿能热力供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11620 | 代理人: | 王屹东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内热 温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内热式低温热解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是生物质利用的重要途径,所谓热解就是利用热能打断大分子量有机物,使之转变为含碳原子数目较少的低分子量物质的过程。生物质热解分为外热式与内热式两种加热方式;内热加热方式则因为热源在热解室的内部,热量流失相对外热少,热量通过辐射传递给物料。因为物料的形状各异成蓬松状态,大部分物料靠热辐射传递热量,传热效率较低,生物质在热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焦油,焦油夹杂着一些物料会粘结在回转窑的内壁上,形成结焦,焦油的分解温度远高于需要热解物料的温度,因此焦油会越积越厚,而目前的水平回转的热解窑炉无法较好的去除焦油,严重影响热解窑炉内部的传热效率,增加设备能耗;同时会腐蚀窑炉内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竖向回转的生物质内热式低温热解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内热式低温热解装置,包括竖向的热解桶,热解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分别处于上、下位置的入料口和出料口,热解桶顶部有出气孔,热解桶底部有下凹的滚珠容纳槽,滚珠容纳槽内有多个蓄热珠,热解桶位于其侧壁和滚珠容纳槽之间的底部平台上有环状的液体槽,所述液体槽上方覆盖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液体槽底部通过排液管通向外部,在热解桶中心处设置有竖向布置且可旋转的换热套管和固定的螺旋杆,螺旋杆位于换热套管内,换热套管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换热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分别处于上、下位置的蓄热珠出口、蓄热珠入口,其中蓄热珠入口位于滚珠容纳槽内,换热套管上设置有伞状的引流罩,所述引流罩的边缘倾斜向下的位于液体槽上方,热解桶的下方设置有流体循环装置。
以上结构,螺旋杆固不动,换热套管旋转,蓄热珠从蓄热珠入口不断的进入到换热套管内部,通过换热套管和螺旋杆的相对运动不断的向上运送蓄热珠,通过换热套管内的高温流体介质对蓄热珠进行加热,同时蓄热珠不断的从蓄热珠出口掉落到热解桶和换热套管之间的生物质中,通过换热套管向生物质辐射热量,掺杂在生物质中的蓄热珠也提供给生物质的热解提供相应的热量,换热套管以及其外周面的螺旋叶片相对螺旋杆的运动不断的将生物质向下运送,从入料口不断的运送生物质,蓄热珠从上至下均匀的分散在生物质内;生物质中热解的液体通过引流罩流到液体槽内通过排液管排出外面,而蓄热珠通过第一过滤网的阻挡滚落到了滚珠容纳槽内;产生的气体则通过出气孔排出,热解桶内壁上附着的焦油通过重力向下流动,同时由于生物质在腔体的挤压、摩擦带动焦油向下移动,焦油难以长久的附着在内壁表面。
较佳的,所述滚珠容纳槽上覆盖有格栅,所述格栅的孔大于蓄热珠的直径。格栅允许蓄热珠通过,同时防止较大的生物质通过。
较佳的,所述流体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热解桶下方的液体室,所述滚珠容纳槽通过侧壁上的出流孔与液体室的腔体相通,所述液体室下方有加热腔,所述液体室与循环管路的进液端连接,循环管路的出液端与液体箱内腔相通,所述液体箱位于热解桶顶部,液体箱包裹着换热套管,所述换热套管上有入液口,入液口位于液体箱。高温流体介质不断的从换热套管经蓄热珠入口、出流孔流到液体室内,通过加热腔中的加热装置对高温流体介质加热,通过循环管路经液体箱、入液口重新输送到换热套管的内部。
较佳的,所述出流孔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套管不断的运送蓄热珠,同时对蓄热珠进行加热,实现的蓄热珠的往复循环;换热套管同时向下运送生物质,蓄热珠从上至下均匀的分散在生物质内;换热套管向四周的生物质辐射热量,均匀分布在生物质中的蓄热珠也提供给生物质的热解提供相应的热量,热量提供稳定、均匀;生物质中热解的液体通过引流罩流到液体槽内通过排液管排出外面,气、固、液分离简单;热解桶内壁上附着的焦油通过重力向下流动,同时由于生物质在腔体的挤压、摩擦带动焦油向下移动,焦油难以长久的附着在内壁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标号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绿能热力供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绿能热力供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8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