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3378.5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6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冰;韩兰贵;闫玉池;李岩;王辉;安晓旭;王振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8 | 分类号: | B60M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吊弦线 夹紧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网吊弦线夹的安装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建设施工中,整体吊弦的安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得控制住螺栓来进行拧紧,尤其是整体吊弦线夹的止动垫片角度控制,吊环角度控制,载流环角度的位置。目前,整体吊弦线夹的安装通常是借助手钳来控制螺栓来进行拧紧,以及止动垫片的角度吊环,载流环都是由手动控制,角度难控制,而且工序复杂,很难达到施工标准要求。
上述传统的整体吊弦线夹安装方式存在很多的缺点,为满足整体吊弦线夹的一次性安装到位,需要一种新型整体吊弦线夹安装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整体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和承力索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和承力索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均由螺栓止转孔、吊环控制槽、载流环控制口和止动垫片控制架组成,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中的吊环控制槽与螺栓止转孔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中的载流环控制口和止动垫片控制架与所述螺栓止转孔平行,所述承力索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中的吊环控制槽位于所述螺栓止转孔的后端手柄的中段,所述承力索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中的载流环控制口和止动垫片控制架与所述螺栓止转孔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整体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去了以往繁琐的工序,通过使用本整体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吊弦线夹安装的一体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现场施工标准要求,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承力索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承力索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承力索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仰视图。
图中:1-螺栓止转孔、2-吊环控制槽、3-载流环控制口、4-止动垫片控制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和承力索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和承力索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均由螺栓止转孔1、吊环控制槽2、载流环控制口3和止动垫片控制架4组成,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中的吊环控制槽2与螺栓止转孔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中的载流环控制口3和止动垫片控制架4与所述螺栓止转孔1平行,所述承力索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中的吊环控制槽位2于所述螺栓止转孔1的后端手柄的中段,所述承力索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中的载流环控制口3和止动垫片控制架4与所述螺栓止转孔1平行。
所述整体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为一体多用化的安装工具,所述螺栓止转孔1为六角孔,适用于整体吊弦线夹上的M16螺母,所述吊环控制槽2是一种凹型槽,是为了防止安装拧紧时吊环跑偏,让其保持垂直状态,所述载流环控制口3与所述止动垫片控制架4在一个面控制,紧挨本体这边控制载流环,末端控制止动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将整体吊弦线夹紧固控制器卡控在吊弦线夹螺栓头上;
2将吊弦线夹吊环放入紧固控制器的卡槽中,保持与承力索、接触线垂直;
3将载流环线鼻子放入紧固控制器的卡块口(角度设计合理,可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4将止动垫片放入紧固控制器架上;
5最后通过精密拧紧系统进行一次性紧固到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3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