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捻机织物的分离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0646.8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严涛;喻方锦;张栋伟;张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G11/04 | 分类号: | D01G1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织 分离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捻机织物的分离回收装置,属于纺织机械类。
背景技术
无捻机织物具有蓬松、柔软、透气等优异特点,符合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正逐渐被消费者和市场认可,随着无捻机织物消费量的增加,废旧无捻织物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些纺织废料成了一个难题。
传统的纺织废料处理方法为垃圾场填埋处理或焚烧处理,填埋处理需要占用大量场地,且纺织废料中含有大量化学纤维不能自然降解,而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毒气体。这两种方法均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且破坏生态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对废旧纺织品进行回收再利用。目前废旧纺织材料的回收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在物理回收中最常用的是机械分解回收,主要是通过机械切割、撕裂、开松的方法使得纤维无捻化,得到的纤维长度短,质量较差,不利于纤维的再次使用。
无捻机织物与其它织物相比,由于其纱线没有捻度,内部纤维平行伸直排列。因而可以根据无捻机织物的这一特性,设计出一种机械分离回收装置,对无捻机织物进行专门的分离,从而得到损伤程度较小的纤维,更好的实现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的无捻机织物的分离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无捻机织物的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回收装置由机架、布卷托架、布卷罗拉、给布板、导布块、给布罗拉、导入装置、辊筒式分离装置、梳排、落料台、纤维收集室、尘笼、吸风机、机壳组成;
所述的布卷托架与布卷罗拉设置在机架上方的后端,布卷罗拉位于布卷托架的下方,布卷托架的中心轴线与布卷罗拉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布卷罗拉的轴外接电机,机架上方还设置有给布板,给布板后端与布卷罗拉的上顶点轮廓线相切,给布板的前端位于机架的前端,给布板与布卷罗拉的水平中心切面平行,在给布板的前端上表面设置有导布块,导布块成弧形状,在布卷托架与导布块之间设置有给布罗拉,给布罗拉的轴外接电机,导布块的弧面与给布罗拉相对应,导布块的上表平面与给布罗拉的水平中心轴线等高,机壳与机架连接处开有进口,机壳进口处内壁上设置有一对可垂直调节的导入装置,导入装置上设有导入口,机壳下部设置有纤维收集室,机壳内还设置有辊筒式分离装置、梳排、落料台、尘笼和吸风机,辊筒式分离装置位于机壳内部上方,辊筒式分离装置由针排和辊筒构成,辊筒的轴外接电机,针排均匀镶嵌在辊筒的外壁面上,针排上梳针与辊筒外壁面之间呈30°-45°夹角,梳针针尖到导入口的直线距离为0.5mm,机壳前端内壁上设置有与针排相对应的梳排,梳排平行于辊筒且与辊筒的中心轴线等高,梳排上梳板的宽度与针排上相邻梳针的距离相同,落料台设置在辊筒式分离装置下方,落料台上表面成斜面状,纤维收集室内设置有吸风机,吸风机与落料台之间设置有尘笼。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在于:由布卷罗拉、给布板、导布块、给布罗拉组成无捻机织物的喂入装置,喂入装置能连续喂入,提高工作效率。给布罗拉与给布板的高度可以微调,能顺利喂入不同厚度的无捻机织物,增加设备的应用范围。导入装置的导入口大小可控,有效控制喂入的无捻机织物布面张力,方便梳排插入。针排采用镶嵌方式,方便更换。梳针与辊筒外壁面之间夹角为30°-45°,使梳针有足够的力插入无捻机织物,保证分离工作顺利进行,梳针针尖到导入口的直线距离为0.5mm,既保证梳针能梳理到无捻机织物的纬纱,同时避免梳针与导入装置碰撞,梳排上梳板的宽度与针排上相邻梳针的距离相同,高效率除去梳排上的纤维,减轻辊筒式分离装置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捻机织物的分离回收装置,该装置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对纤维损伤小,回收价值大,适用于各种无捻机织物的分离和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见附图。
一种无捻机织物的分离回收装置,所述分离回收装置由机架1、布卷托架2、布卷罗拉3、给布板4、导布块5、给布罗拉6、导入装置7、辊筒式分离装置、梳排10、落料台11、纤维收集室12、尘笼13、吸风机14、机壳1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0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清凉吸湿的复合羽绒纤维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梳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