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窗导轨的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9114.2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1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唐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2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窗 导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窗导轨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车窗导轨的检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窗导轨是汽车车窗升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窗的平稳升降起到导向和限位重要作用,直接影响车窗升降的质量,因此,对汽车车窗导轨的制造精度、安装精度要求极高,故需对其轮廓度、孔位置度进行检测。其中,部分重要的孔,不仅需要判断其位置度是否符合要求,而且需要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测量孔位偏差数据,但现有检具多使用检测销对孔进行简单粗略的位置度检测,无法准确测得孔位偏差数据;若使用三坐标机对其进行检测,则操作繁琐,检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车窗导轨的检具,其能解决现有检具无法准确测得孔位偏差数据,以及三坐标机操作繁琐、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底板、工件定位机构和孔位检测机构,所述孔位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孔位检测支座,所述第一孔位检测支座上插装有检测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位检测机构还包括平移机构、第二孔位检测支座和孔位测量表,所述第一孔位检测支座连接所述平移机构、并通过平移机构进行移动,所述平移机构支撑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孔位检测支座设置于所述平移机构一端、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孔位测量表定位插装于所述第二孔位检测支座,其测量杆与所述平移机构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并抵靠所述滑块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孔位检测支座固定于所述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孔位检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孔位测量表配合的对零块。
进一步的,所述孔位检测机构还包括限位机构,将所述第一孔位检测支座与底板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和定位销,所述定位座设有定位基准面和支撑面、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定位销插装于所述定位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检具还包括轮廓度检测机构,所述轮廓度检测机构包括轮廓度检测支座和轮廓度测量表,所述轮廓度检测支座设有三个以上、并沿待测轮廓面排布的,各所述轮廓度检测支座分别插装有轮廓度测量表。
本实用新型的检具,对应需要测量孔位偏差数据的孔,将其对应的第一孔位检测支座与平移机构连接,当出现偏差时,移动第一孔位检测支座至检测销能够顺利对孔进行定位,以恢复偏差,第一孔位检测支座移动距离即孔位偏差数据,该数据通过孔位测量表实时测量;该检具不仅能够准确测得孔位偏差数据,而且操作过程简单,检测效率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a-第一定位座、第一孔位检测支座(实施例中,第一孔位检测支座与第一定位座为一整体,故共用附图标记2a);2b-第二定位座;3a-第一定位销;3b-第二定位销;4a-第一检测销; 4b-第二检测销;4c-第三检测销;5-滑块;6-导轨;7-第二孔位检测支座;8-孔位测量表;9a-限位销上支座;9b-限位销下支座;10-限位销;11-对零块;12a-第一轮廓度测量表;12b-第二轮廓度测量表;12c-第三轮廓度测量表;13a-第一轮廓度检测支座;13b-第二轮廓度检测支座;13c-第三轮廓度检测支座;14-夹钳;20-汽车车窗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包括底板1、工件定位机构和孔位检测机构,孔位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孔位检测支座2a,第一孔位检测支座2a上插装有第一检测销4a、第二检测销4b、第三检测销4c,孔位检测机构还包括平移机构、第二孔位检测支座7和孔位测量表8,第一孔位检测支座2a连接平移机构、并通过平移机构进行移动,平移机构支撑于底板上,第二孔位检测支座7设置于平移机构一端、并与底座固定连接,孔位测量表8定位插装于第二孔位检测支座7,其测量杆与平移机构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并抵靠滑块5端面。
该实施例中,平移机构包括导轨6和滑块5,导轨6固定于底板1,滑块5与导轨6滑动配合,第一孔位检测支座2a固定于滑块5上。
该实施例中,孔位检测机构还包括与孔位测量表8配合的对零块11,对孔位测量表8进行校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唐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威唐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9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式投掷靶及投掷靶组合
- 下一篇:一种井下垂直炮孔孔深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