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入侵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7815.2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2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何阳;景晓东;孙霞;鲁冰;赵功博;王茹;王昱程;崔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瑞海工程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瑞海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亮丽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地下 综合 入侵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管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入侵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工程是指在城市道路地下建造市政共用隧道,并将电力、通信、供水、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集中于一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实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的共享。在城市重点区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需要统筹考虑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使至少三类管线入廊。综合管廊需要在人员出入口、通风口和投料口等容易出现非工作人员入侵的位置设置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和声光报警器,但是目前采用的红外对射装置与红外探测器在管廊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不能长时间稳定运行,且容易产生误报情况。同时传统的入侵探测技术在探测入侵时均会发出报警信号,不能识别出工作人员与非工作入侵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入侵报警装置,该装置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性好,且具有入侵人员的识别判定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能够自动开合的电子井盖,运维人员随身携带身份信息卡,电子井盖连接能够通过识别身份信息卡判定是否出现非工作人员入侵的探测器;所述的身份信息卡为射频识别卡,探测器的内部设有射频接收模块、红外识别模块以及微波识别模块;所述的探测器连接入侵行为报警器,当检测范围内的身份信息卡匹配成功时,探测器控制电子井盖自动打开,否则,当电子井盖被强行打开时,探测器触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的探测器通过支架和转接板安装在井口内壁,探测方向为井口的正下方。
所述的探测器安装于管廊出入口、通风口、投料口,且探测距离为5m~10m。
所述射频接收模块的识别区域为≥10m的球形区域。
所述的探测器包括两组RS485通讯模块、两组干接点输入模块以及两组干接点输出模块;两组RS485通讯模块分别作为前端总线信号接入和总线信号输出,两组干接点输入模块用于电子井盖状态采集或其他设备状态采集,两组干接点输出模块用于控制电子井盖开关或其他设备开关。所述的探测器安装在外壳内,外壳的防护等级达到IP65以上。
所述的报警器采用声光报警器,探测器通过照明控制箱连接照明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探测器通过红外识别模块以及微波识别模块实时监测是否存在需要通过井盖的人员,有效避免其他经过物体的干扰,运维人员随身携带身份信息卡,探测器通过射频接收模块进行信息比对,当检测范围内的身份信息卡匹配成功时,探测器控制电子井盖自动打开,而如果识别信号有误却出现电子井盖被机械性强行开启时,探测器则会触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探测器会将异常情况、入侵时间、地点等信息发送给控制中心,便于值班人员及时发现情况,及时排除故障和警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能很好地适应地下综合管廊复杂的工作环境,保证城市地下管廊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系统组成原理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探测器的固定示意图;
附图中:1-电子井盖;2-探测器;3-报警器;4-支架;5-转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包括能够自动开合的电子井盖1,运维人员随身携带身份信息卡,身份信息卡为射频识别卡,电子井盖1连接能够通过识别身份信息卡判定是否出现非工作人员入侵的探测器2,探测器2通过支架4和转接板5安装在井口内壁上,探测方向为井口的正下方。将探测器2安装在外壳内,外壳的防护等级要达到IP6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瑞海工程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瑞海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亮丽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未经陕西瑞海工程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瑞海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亮丽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缆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7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地下管网的井盖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渗漏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