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智能测温器的便携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6314.2 | 申请日: | 201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2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晓玲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智能 测温器 便携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用智能测温器的便携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舒适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人对室内的温度高低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家用智能测温器应用十分广泛,但传统的家用智能测温器,由于设计原因难以携带,直接将家用智能测温器抱起带走,容易导致家用智能测温器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智能测温器的便携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智能测温器的便携式装置,包括桶体、第二管体和智能测温器本体,所述桶体的上端面焊接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内部竖直开设有环形插接槽,且第一管体的顶部活动插接在环形插接槽的内部,所述第一管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管体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部安装有螺钉,所述桶体、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成存放空间,所述智能测温器本体放置在存放空间的内部,所述第二管体的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卡扣本体,所述第二管体的顶部的左右两侧焊接有与卡扣本体配合卡接的卡扣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至少开设有五个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呈等距线性设置。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插接柱,所述第二管体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与插接柱配合插接的插接孔。
优选的,所述插接柱的下端为尖头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钉的外端均通过连接杆焊接有手拧杆。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上端面焊接有提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家用智能测温器的便携式装置,操作简单,调节方便,满足不同高度的智能测温器本体的需求,最大限度的缩小保护壳的占用的空间,方便装车或装袋携带,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切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体、2第一管体、3第二管体、4环形插接槽、5第一螺纹孔、6 第二螺纹孔、7螺钉、8存放空间、9盖板、10卡扣本体、11卡扣头、12插接柱、13插接孔、14提手、15智能测温器本体、16连接杆、17手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家用智能测温器的便携式装置,包括桶体1、第二管体3和智能测温器本体15,所述桶体1的上端面焊接有第一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3的内部竖直开设有环形插接槽4,且第一管体2的顶部活动插接在环形插接槽4的内部,所述第一管体2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5,所述第二管体3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6,所述第一螺纹孔5和第二螺纹孔6内部安装有螺钉7,所述桶体1、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3组成存放空间8,所述智能测温器本体15放置在存放空间8 的内部,所述第二管体3的上端设有盖板9,所述盖板9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卡扣本体10,所述第二管体3的顶部的左右两侧焊接有与卡扣本体10配合卡接的卡扣头11。
具体地,所述第一管体2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至少开设有五个第一螺纹孔5,且第一螺纹孔5呈等距线性设置。满足放置不同高度智能测温器本体15的需求。
具体地,所述盖板9的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插接柱12,所述第二管体3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与插接柱12配合插接的插接孔13,提高了盖板9 和第二管体3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插接柱12的下端为尖头形设置,方便插接柱12的下端插入插接孔13中。
具体地,所述螺钉7的外端均通过连接杆16焊接有手拧杆17,通过手拧杆 17方便扭转螺钉7,方便螺钉7的拆装。
具体地,所述盖板9的上端面焊接有提手14,方便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晓玲,未经郭晓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6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