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3397.X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5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尔冬;靳龙;白凯迎;刘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王丽巧 |
地址: | 05003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控制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
背景技术
边梁分为外边梁和内边梁。外边梁是指建筑物外周边的梁,除了承受楼盖的荷载外同时承受维护结构、风力、外悬构件的荷载。内边梁是指建筑物内部墙体和楼板的荷载,一般该梁在楼梯间处,一边是楼梯间一边是楼板,该梁对室内棚上面无任何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临空的边梁模板基本采用拉筋限位,经常出现拉筋因角度问题而产生过松或过紧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结构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导致露筋等严重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边梁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用于加固位于边梁的边梁钢筋两侧的边梁模具,所述边梁模具包括边梁模板和内模板,包括限位杆、限位板和限位杆紧固件;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杆一端部连接,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用于将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板连接结构;所述限位杆另一端部设有用于将所述限位杆固定在所述边梁模板上的限位杆紧固件。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中,所述限位板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所述限位板上的连接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内模板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内模板上的预设孔的限位板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中,所述限位板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内钢筋卡接的钢筋卡爪。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中,所述限位杆紧固件包括用于顶撑边梁模板内表面的内撑件和用于顶紧所述边梁模板外表面的外紧固件。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中,所述内撑件与所述限位杆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中,所述内撑件包括锥形螺母结构,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部设有与所述锥形螺母结构匹配的螺纹。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中,还包括端头螺杆,所述内撑件包括锥套,所述端头螺杆通过所述锥套与所述限位杆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中,限位杆上还设有用于顶撑边梁钢筋的保护层限位卡爪。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中,所述外紧固件为螺母,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部设有与所述螺母匹配的螺纹。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中,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内模板的一侧还设有支撑爪。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中,所述限位板高度等于内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板以及限位杆紧固件的限位固定作用,可以直接将边梁模板加固,固定边梁模板的位置,有利于边梁模板的安装及准确定位,保证了结构截面尺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的与图3同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的与图3同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梁加固控制工具的与图3同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限位杆;11-端头螺杆;12-保护层限位卡爪;
2-限位板;21-连接孔;22-钢筋卡爪;23-限位板紧固件;
31-内撑件;32-外紧固件;
41-边梁模板;42-内模板
51-边梁钢筋;52-内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33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电磁防护金属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