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沾粘工艺绳头固锁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8800.4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3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尹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00 | 分类号: | A44B11/00;A4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702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沾粘 工艺 绳头固锁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沾粘工艺绳头固锁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轻工业与服装设计业的发展,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服装以及衍生出的服装设计工具已被民众广泛了解和接受。
在服装设计中,帽子、紧身裤或少数上衣等服饰上经常使用麻绳或松紧绳等部件,以方便人们调节松紧程度。该部分的绳子长度往往较大,绳子往往在调节松紧程度之后还会往外垂落很长一段距离,不仅不美观,而且阻碍人们的视线,妨碍人们的日常活动,严重的还可能会挂在物体缝隙中,造成拉伤、划伤等事故。此种情况下需要限制绳子垂落的长度,保证其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为避免过长的绳子影响、妨碍人们的正常活动,服装厂商在设计制造时,往往首先会将绳头的一端或两端压装上塑料头,以避免绳子的线束散乱、分叉,同时保护绳子的端部;然后,为降低绳头的多余长度,厂商一般会通过滴胶工艺将塑料头折返回绳子的本体,并将塑料头与绳子的本体粘结成一体,如此以增加绳子本体厚度或直径的方式降低绳子的长度。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降低绳子多余长度的方式存在诸多不便,其一:绳子一般只能在穿设到服饰上后再进行滴胶,如此在进行滴胶工艺时,需要时刻注意防止胶黏剂滴落到服饰上;其二:滴胶工艺时序较长,操作麻烦,工艺结束后还需要等待胶黏剂干燥,不利于工厂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如何方便、快捷地削减掉服饰上绳子的多余长度,精简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沾粘工艺绳头固锁部件,能够方便、快捷地削减掉服饰上绳子的多余长度,精简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沾粘工艺绳头固锁部件,包括接插主体、设置于所述接插主体上并用于使绳头穿过的安装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接插主体上、用于在绳头穿过所述安装孔后折返穿过自身时将其紧固的夹紧孔。
优选地,所述夹紧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绳头的直径,且所述夹紧孔的孔壁具有弹性。
优选地,所述夹紧孔的孔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用于提高其弹性形变范围的缺缝。
优选地,所述缺缝的圆心角范围为30°~60°。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绳头直径的5%~10%,且所述夹紧孔的孔径小于绳头直径的5%~10%。
优选地,所述夹紧孔在所述接插主体上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安装孔的设置位置齐平。
优选地,所述夹紧孔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免沾粘工艺绳头固锁部件,主要包括接插主体和设置在接插主体上的安装孔和夹紧孔。其中,接插主体主要用于与绳子主体配合,同时为安装孔和夹紧孔提供载体。安装孔和夹紧孔均设置在接插主体上,其中安装孔主要用于使绳子的绳头(一般指安装有塑料头的绳子端部)顺利穿过,并在绳头穿过之后,容纳、承载绳子的主体,绳头一般可从安装孔一端的入口穿入,再从另一端的出口穿出。夹紧孔为核心结构,主要用于将绳子的绳头夹紧、固定,但重要的是,夹紧孔和安装孔在接插主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绳头从安装孔的出口穿出后,需要将绳头折返回弯,才能使绳头穿入夹紧孔中,为其紧固。如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免沾粘工艺绳头固锁部件,工人或用户在使用时,可使绳子主体与接插主体配合,先将绳头穿过其上的安装孔,再折返回弯一定长度后穿入夹紧孔,在夹紧孔处紧固。此处折返回弯的长度即为绳子上多余长度的削减长度,根据接插主体与绳子主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还可随意更改该削减长度的最大值。如此方便、快捷地削减掉服饰上绳子的多余长度,无需进行滴胶等沾粘工艺,因此精简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
接插主体—1,安装孔—2,夹紧孔—3,缺缝—30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8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RFID标签的旋转纽扣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带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