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空气除臭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7580.3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6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锡檀;刘文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3/14;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空气 除臭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气除臭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处理过程后中,有多道工序需在室内完成,生活垃圾所散发的气味不仅难闻,其产生的污染物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热情、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需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空气中的臭味和污染物进行净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除臭净化系统,该系统可将室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臭味进行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室内空气除臭净化系统,包括封闭式净化通道,该净化通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该净化通道的内部从进气端到出气端依次设有预过滤段、一次加湿段、二次加湿及除臭段、二次过滤段、三次过滤段和吸排风段;其中:
预过滤段设有粗效过滤器;
一次加湿段设有一次逆向喷水装置和水过滤循环装置;
二次加湿及除臭段设有二次逆向喷水装置、水循环装置和生物除臭剂投放口;
二次过滤段设有高效过滤器;
三次过滤段设有吸附剂;
吸排风段设有吸风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粗效过滤器为无纺布过滤网,其通气孔孔径为3-5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逆向喷淋装置和二次逆向喷淋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进水管和与该进水管连通的喷淋梁,喷淋梁上设有多个喷头,每个喷头上均设有多个朝向进风口的喷水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过滤循环装置包括水槽、滤水网和水泵;水槽由相距地设置于净化通道内的前后两块隔板隔成;滤水网设于水槽内,将水槽分隔成浊水区和净水区;水泵从净水区取水,其出水端与逆向喷水装置的进水端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槽和水泵;水槽由相距地设置于净化通道内的前后两块隔板隔成;水泵从水槽内取水,其出水端与逆向喷水装置的进水端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活除臭剂投放口设于二次加湿及除臭段的净化通道顶部,该投放口设有盖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效过滤器为袋式过滤器,其滤袋采用玻璃纤维纸制成,其滤孔孔径小于0.5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机为可调速吸风机,其出风管经出风口将净化过的空气排出。
本实用新型可吸入室内的空气,并对所吸入的空气采用了五重步骤、五种不同的手段进行过滤和除味,使排出的空气臭味基本消除,空气悬浮物净化率可达99%以上,对改善生活垃圾处理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有较大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未安装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室内空气除臭净化系统,包括封闭式净化通道21,该净化通道21的一端设有进气道设有气动阀门22、进气口1、另一端设有百叶出气口1-2。该净化通道的内部从进气端到出气端依次设有预过滤段、一次加湿段、二次加湿及除臭段、二次过滤段、三次过滤段和吸排风段。
预过滤段设有粗效过滤器2,该粗效过滤器2为无纺布过滤网,其通气孔孔径为3-5μm。该初效过滤器2的周边与净化通道1的内壁相互贴合固定,以使从进气口1-1进入的空气必须经过过滤方可向出气端流动。
一次加湿段设有一次逆向喷水装置和水过滤循环装置。
水过滤循环装置包括由相距设置的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隔成的第一水槽5,第一水槽5内设有滤水网6,该滤水网6将水槽5分隔为第一浊水区5-1和第一净水区5-2;净水区5-2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水泵7,第一水泵7的进水端通往第一净水区5-2。
一次逆向喷水装置包括第一进水管8和第一喷淋梁9,第一进水管8的进水端与供水设备连通、出水端与第一喷淋梁9连通,第一喷淋梁9横向安装于第一水槽5上方的净化通道1的顶部,浊水区5-1上方的第一喷淋梁9上设有多个朝向进风口1-1的第一喷头9-1,每个第一喷头9-1上均设有多个朝向进风口1-1的第一喷水孔9-11。第一隔板3设置于第一喷水孔9-11的最远射程之外,以防止喷水沾湿粗效过滤器2。第一水泵7的出水端与第一进水管8连通。
二次加湿及除臭段设有二次逆向喷水装置、水循环装置和生物除臭剂投放口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75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