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线走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7049.6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5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玲;宋倩倩;覃春安;林伟;甯佳明;张家涛;徐传波;石莉;赵祯;路佳欣;孙华艳;张俊霞;马少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B65H57/2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安装管线时使用的管线走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供电或供水系统中,现在大量采用地埋式进行供电供水,电缆水管等管线在安装时,需将管线由地面拖动到地下沟槽中放置走线,在管线拖动走线过程中,特别是由地面到地下拐角部位,管线皮非常容易被磨损,造成供水供电事故,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管线安装走线时管线磨损的问题,根据管线安装施工特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操作方便,周转率高,通用性强,成本低且加工方便的管线走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线走线装置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一端与第二底板一端铰接,第一底板上至少设有二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架,第二底板上至少设有一个支撑架,每个所述的支撑架上各设有一个滚轮,所述支撑架由二个对应的支撑板组成,滚轮设置在二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进一步讲,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在第一底板上方、且至少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一个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设在第二底板上方、且至少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一个支撑架连接;
套筒二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一端螺丝、第二固定件一端连接螺丝连接。
进一步讲,所述的第一底板上还设有配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线走线装置,由于采用钢板及圆钢为加工材料,加工简便,可多次周转使用;滚轮和螺栓相结合大大减小摩擦力,即可保护管线又方便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管线走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支撑架优选示意图。
如图中,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支撑架3、滚轮4、支撑板5、第一固定件6、第二固定件7、套筒8、配重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管线走线装置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第一底板1一端与第二底板2一端铰接,第一底板1上至少设有二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架3,第二底板2上至少设有一个支撑架3,每个所述的支撑架3上各设有一个滚轮4,如图2中,支撑架3由二个对应的支撑板5组成,滚轮4设置在二个所述支撑板5之间,工作时,将第一底板1放置在竖井上端或沟槽上端,并根据竖井侧壁或沟槽侧壁相的坡度(或角度)调整第二底板2与第一底板1之间的夹角,第二底板2与竖井侧壁或沟槽侧壁相接触,即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能放置在任意转角处,例如图1中的90度转角,也可以适用于92、95、120度等不同的转角(长期使用会使转角积累灰尘,使其角度发生变化)。
优选的,一种管线走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6、第二固定件7,所述第一固定件6设在第一底板1上方、且至少与所述第一底板1上的一个支撑架3连接,第二固定件7设在第二底板2上方、且至少与所述第二底板2上的一个支撑架3连接;
套筒8二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6一端螺丝、第二固定件7一端连接螺丝连接,使用时,先将套筒8与第一固定件6或第二固定件7相分开,之后将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放置在转角上端及侧边,放置好后,再旋转套筒8使其与分开的第一固定件6或第二固定件7相连接进行固定。
优选的,第一底板1上还设有配重9,通过配重9可以增强第一底板1自重,防止本实用新型在放置在转角后因第二底板2引发第一底板1的滑动,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放置。
管线安装施工时,将管线走线装置利用现场条件固定在拐角处,管线搭放在滚轮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7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整经机纱线弹力保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