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4534.8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3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昌越彬;蒋明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合众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29 | 代理人: | 陈松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城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净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
生活污水处理一般不用浮选,絮凝和化学处理。这类方法的采用有时决定于城市废水中的工业废水。浮选法用于去除细小悬浮物,抽脂和脂肪,在一个单独的单元中或在一个除油脂,有时除渣的预曝气池中进行。如果石油工业及肉类加工厂有适当的预处理,则城市处理厂可不要浮选单元。高强度的城市废水可采用加化学剂或不加化学剂的絮凝法来提高初级处理效果和防止二级处理工艺的超负荷。有时对原废水加氯以控制气味和改善废水的沉淀性质。预处理单元布置的变化决定于原废水的特性,下步的处理工艺和采用的预处理单元。有一些是经常适用于单元布置的一般原则。
现有的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在开始通入污水的时候,会经常由于压力不够,使得污水很难流入到后面的工序,使得处理速率过慢,工作效率不高,而在淤泥沉淀的时候,其内部长时间沉淀的淤泥等颗粒也不易于清洁处理,很容易出现内部堵塞的情况,其实用性并不是很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废水净化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一侧设有酸性物质反应处理池,所述酸性物质反应处理池的上方一侧设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延伸至装置本体的外侧,所述酸性物质反应处理池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氯气通入管,且酸性物质反应处理池的底部安装有压力泵,所述酸性物质反应处理池的另一侧设有MBBR反应池,所述MBBR反应池的另一侧设有电解沉淀池,且电解沉淀池的中心处安装有电解棒,所述电解沉淀池的下方套接有淤泥盒,且淤泥盒安装在装置本体的下方,所述电解沉淀池的另一侧设有过滤池,所述装置本体的上方中心处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的另一侧设有通风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过滤池由滤网、沙石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三个过滤机构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与所述装置本体配套使用的控制箱,且控制箱的输出端分别与压力泵和电解棒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解沉淀池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倾斜结构,且电解沉淀池的下端套接的淤泥盒为可拆卸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装置本体的另一侧下方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向内延伸至过滤池的内部底端。
本实用新型中,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酸性物质反应处理池、 MBBR反应池、电解沉淀池和过滤池,可对废水进行逐步净化处理,能够依次净化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微生物、淤泥等较大颗粒和一些其他杂质,由于在酸性物质反应处理池底端设有压力泵,这样便能够使得其内部的压强得以改变,可以解决由于内部水压不够,废水短时间内不能进入到下一工序中进行净化,从而使得其处理工作效率更高,而在电解沉淀池的底部套接了淤泥盒,这样便可以在废水处理多次后,能够将淤泥排出,使得其不会在装置内发生堵塞的情况,总体而言,该净化处理装置工作效率更高,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水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水净化处理装置的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水净化处理装置的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氯气通入管、2-进水管、3-通气口、4-通风口、5-电解棒、6- 过滤池、7-出水管、8-淤泥盒、9-电解沉淀池、10-MBBR反应池、11- 装置本体、12-压力泵、13-酸性物质反应处理池、14-滤网、15-沙石过滤层、16-活性炭吸附层、17-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合众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合众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45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