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改性聚酯纤维产品和清洁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4515.5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0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玲君 |
主分类号: | A47L17/08 | 分类号: | A47L17/08;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改性 线芯 聚酯纤维丝 聚酯纤维 包裹层 低熔点 本实用新型 清洁球 缠绕 清洁产品 清洁工具 清洁用具 塑料材料 线芯外部 整个产品 厨具 划伤 挥发 去污 伤害 制作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改性聚酯纤维产品,涉及清洁用具的技术领域,铜改性聚酯纤维产品包括至少一根线芯和包裹层;所述包裹层缠绕在所述线芯的外表面;所述线芯和所述包裹层均采用低熔点铜改性聚酯纤维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洁球采用塑料材料制作,容易挥发有毒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线芯采用低熔点铜改性聚酯纤维丝,线芯外部采用低熔点铜改性聚酯纤维丝缠绕,整个产品的去污效果好,还能够保护厨具的表面不被划伤,可广泛应用于清洁球等清洁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铜改性聚酯纤维产品和清洁工具。
背景技术
清洁用品,是指人们用于室内卫生的清洁工具,主要包括清洁设备、清洁工具、辅助工具和清洁剂等。人们使用清洁设备直接对地面的污物进行清除,不但节省了人力,还能够达到清理地面的表面污物的效果;将清洁工具与清洁剂配合使用,能够对地面、台面的污物进行深层清洁,达到深层清洁和护理的效果,对于顽固污渍,采用清洁工具和清洁剂不能清洗干净时,需要采用辅助工具进行清理,以对室内进行清洁。
现有技术中,厨房内所使用的清洁用具的材料通常是丝瓜络、海绵洗碗布和钢丝球:采用丝瓜络不会沾油,能够去除油渍污渍,但是丝瓜络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变形,报废率高,因此需要不断的更换,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海绵洗碗布的孔隙比较大,放入洗洁精后,泡沫出的比较多,能够快速清洁,但是,食物残渣容易留在海绵中,滋生病菌;采用钢丝球可以强力清洁物体表面的污垢,尤其是清洗锅具时,能够快速的清洁,但是钢丝球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断裂,断裂后的钢丝混入食物中,人们食用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并且钢丝球的钢丝比较锋利,清洁时,不但容易损伤被清洁物的表面,还会损伤皮肤。
所以,人们对清洁球的材料进行了改进,制做出一种塑料清洁球,塑料清洁球可以做成各种颜色,不但外观效果好,清洁物品时,大大减少了被清洁物品的表面损伤,但是对于不粘锅底、玻璃、陶瓷、皮革精致清洁表面的划痕,对人体皮肤的损伤依然存在,并且塑料材质的清洁球为化工用品,使用时,有毒物质就会慢慢散发,对人体伤害大,还容易沾油污。塑料材质的清洁球韧性小,制作时,容易发生断裂,造成产品报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改性聚酯纤维产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所使用的塑料清洁球,容易散发有毒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用手握持清洁产品,容易损伤手部皮肤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改性聚酯纤维产品,包括至少一根线芯和包裹层;
所述包裹层缠绕在所述线芯的外表面;所述线芯和包裹层均采用低熔点铜改性聚酯纤维丝。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层采用一根低熔点铜改性聚酯纤维丝缠绕在所述线芯的外表面,形成单层包裹层。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层采用多根低熔点铜改性聚酯纤维丝交叉缠绕在所述线芯的外表面,形成多层包裹层。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采用的低熔点铜改性聚酯纤维丝含量所占整个铜改性聚酯纤维产品的比例为60%,所述包裹层采用的低熔点铜改性聚酯纤维丝含量所占整个铜改性聚酯纤维产品的比例为40%。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的直径范围在8支~16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层的直径范围在32S~42S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层采用的低熔点铜改性聚酯纤维丝的缠绕密度范围在460~560念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层缠绕线芯后,形成多层缠绕层,多层缠绕层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成圆球状。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层缠绕线芯后,形成多层缠绕层,多层缠绕层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成不规则球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玲君,未经陈玲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45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