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漩涡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3816.6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6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漩涡 振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荡器,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改进的漩涡振荡器。
背景技术
在医学、生物工程、化学、医药等研究领域,通常需要将多种试剂、溶液或化学物质进行混匀处理。目前通常采用振荡器,尤其是漩涡振荡器进行该操作,为了避免试管在偏心运动过程中发生移位,通常需要将试管托座设计地较高,所使用的试管的高度需确保大于试管托座的高度,使得使用受到限制,同时,为了避免试管内混合液飞溅或在偏心运动时受外界因素影响,需用塞子对试管逐个进行密封,操作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改进的漩涡振荡器,以批量、高效地对试管内的混合液进行混匀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漩涡振荡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支脚,壳体的上方设有试管托座,壳体内设有减振电机,减振电机的偏心轮输出轴与试管托座的底部固定连接,试管托座的顶部中央设有导柱,位于导柱外围的试管托座上对称设有若干用于放置试管的凹槽,试管托座的上方设有辅助板,辅助板上设有与凹槽一一对应的通孔,辅助板的底部通过调节机构与试管托座固定连接,辅助板的上方设有顶板,顶板的底部设有弹性垫,弹性垫、顶板和辅助板均滑动套设在导柱上,顶板的上方设有压盖,压盖通过螺纹与导柱连接,压盖的底部对称设有多个凸起,支脚上设有减振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在辅助板的底部边缘,支撑杆的底部贯穿试管托座,试管托座的侧面设有定位旋钮,通过定位旋钮锁紧支撑杆。
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通过螺纹与支脚连接,安装座的底部设有减振垫。
所述弹性垫为橡胶或硅胶。
所述导柱与试管托座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漩涡振荡器通过调节机构调节辅助板与试管托座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高度试管的使用要求,同时通过压盖将弹性垫紧贴于试管的管口进行统一密封,且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减振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振荡混匀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安装座,21、减振垫,3、偏心轮输出轴,4、试管托座,41、凹槽,5、辅助板,51、通孔,6、支撑杆,61、定位旋钮,7、顶板,71、弹性垫,8、压盖,81、凸起,9、导柱,10、试管,11、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的漩涡振荡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支脚11,壳体1的上方设有试管托座4,壳体1内设有减振电机,减振电机的偏心轮输出轴3与试管托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试管托座4的顶部中央设有导柱9,位于导柱9外围的试管托座4上对称设有若干用于放置试管10的凹槽41,试管托座4的上方设有辅助板5,辅助板5上设有与凹槽41一一对应的通孔51,辅助板5的底部通过调节机构与试管托座4固定连接,辅助板5的上方设有顶板7,顶板7的底部设有弹性垫71,弹性垫71、顶板7和辅助板5均滑动套设在导柱9上,顶板7的上方设有压盖8,压盖8通过螺纹与导柱9连接,压盖8的底部对称设有多个凸起81,向下旋转压盖8直至与凸起81挤压紧贴,从而将各试管10的管口进行统一密封,但应确保该挤压力不会太大以对试管10造成损坏,支脚11上设有减振机构,通过减振机构减少本实用新型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多个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部固定在辅助板5的底部边缘,支撑杆6的底部贯穿试管托座4,试管托座4的侧面设有定位旋钮61,通过定位旋钮61锁紧支撑杆6,松开定位旋钮61,沿导柱9滑动辅助板5即可调节辅助板与试管托座4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高度试管10的使用要求。
减振机构包括安装座2,安装座2通过螺纹与支脚11连接,安装座2的底部设有减振垫21,支脚11与安装座2之间螺纹连接,便于将本实用新型调节至水平位置,确保偏心运动的稳定性。
弹性垫71为橡胶或硅胶,以对试管10的管口进行良好密封,同时不易损坏试管10。导柱9与试管托座4一体成型,以便安装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门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3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