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纤张力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1536.1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童学功;洪富春;吴朝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分类号: | B65H49/32;B65H57/06;B65H6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玻纤输送的张力保护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璃纤维倒纱输送机构没有安装传感器,末端的中控机无法掌握玻纤的输送速度,只有等玻纤输送轮上的玻纤完全输送完以后,才能自动停止系统,其倒纱时间无法计算,容易产生脱圈状态,无法精确的控制设备的启停,给生产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纤输送轮上增加传感器,合理排布玻纤输送轮,防止脱圈现象的产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纤张力保护器,包括由多个竖直支架和水平支架组成的整经倒纱架,该整经倒纱架上布置有多排玻纤输送轮,同一排玻纤输送轮的纵向长度依次增加,同一排玻纤输送轮的一侧纵向向外布置有导向支架,该导向支架上对应玻纤输送轮开设有导向孔,所述玻纤输送轮的中部设置有传感器,用于检测玻纤输送轮上玻纤的输送速度。
所述玻纤输送轮通过水平悬臂与竖直支架连接,该水平悬臂上设置有用于输送玻纤的涨力轮,所述玻纤输送轮与水平悬臂之间通过纵向调节螺栓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感器检测玻纤的输送速度,计算倒纱的时间,能够进行脱圈状态的预判,从而精确的控制设备的启停,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整经倒纱架,11、竖直支架,12、水平支架,20、玻纤输送轮,30、导向支架,31、导向孔,40、传感器,50、水平悬臂,60、涨力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对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如图1所示,所述玻纤张力保护器包括整经倒纱架10,以及设置在整经倒纱架上的玻纤输送轮20和导向支架30,玻璃纤维可通过玻纤输送轮和导向支架进行输送。
所述整经倒纱架10包括多个竖直支架11和水平支架12,每个竖直支架从上至下安装有多个玻纤输送轮20,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竖直支架和两个水平支架,每个竖直支架上布置有两个玻纤输送轮,整经倒纱架也可以根据生产需要依次并排布置。
所述玻纤输送轮20通过水平悬臂50与竖直支架11连接,该水平悬臂上设置有用于输送玻纤的涨力轮60,该涨力轮的玻纤输出方向与玻纤输送轮外圆相切。所述玻纤输送轮与水平悬臂之间通过纵向调节螺栓连接,便于调节纵向长度,使得同一排玻纤输送轮的纵向长度依次增加,玻纤输送轮向外输出的玻璃纤维可纵向间隔输出,同时在一排玻纤输送轮的一侧纵向向外布置有导向支架30,该导向支架上对应玻纤输送轮开设有导向孔31,参见图2,玻璃纤维分别穿过对应的导向孔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所述玻纤输送轮20的中部还设置有传感器40,用于检测玻纤输送轮上玻纤的输送速度,将信号传送至中控机,计算倒纱的时间,对脱圈状态进行预判,从而精确的控制设备的启停。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与汽车转速传感器检测原理类似。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1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铰链盖的用于烟草制品的硬质包装
- 下一篇:用于多实例感光认证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