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施工卸料平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1014.1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胡二永;王艳民;王艳华;翟文超;苏永超;董小涛;马凯;邢付强;王世春;徐创柯;周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成军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施工 卸料 平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卸料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材的卸料施工操作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施工的成本,施工的时间,以及劳动力成本,而且关系到施工的安全性能。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难度,保证施工安全,必须保障卸料平台充分安全可靠的可操作性。现有的卸料平台大多是悬挑式结构,现有的卸料平台一般均是水平结构,存在着安装繁琐,可靠性较差,不能重复多次使用,施工人员站在平台上要把平台上的物料再搬到楼层板上,这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安装、能重复多次使用、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安全可靠性强的建筑施工卸料平台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建筑施工卸料平台装置,包括平台本体、上安装定位组件和下安装定位组件,上安装定位组件和下安装定位组件的构造相同,上定位组件定位连接在下楼层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和地板上,上定位组件定位连接在上楼层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和地板上,上定位组件的外端和下定位组件的外端均位于楼层的边沿处,上定位组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卷扬机,下定位组件的外侧通过销轴与平台本体内侧铰接,卷扬机通过钢丝绳与平台本体外侧连接。
下安装定位组件包括均水平设置的一根定位梁和两根连接梁,定位梁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两根连接梁均沿内外方向水平设置,两根连接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定位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沿内外方向的定位螺栓组件锚固在相邻两根立柱的左侧,两根连接梁位于两根立柱之间并位于定位梁下方,两根连接梁的内端均通过一组沿垂直方向的双头安装螺栓组件与定位梁的左右两端连接,定位梁下表面与连接梁内侧上表面接触,两根连接梁的外端底部均设置有一根沿垂直方向的支撑梁,支撑梁下端支撑在下楼层的地板上,两根连接梁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加强梁,加强梁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梁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平台本体包括下矩形框架梁和铺设在下矩形框架梁上的平板,下矩形框架梁的外侧、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围挡,下矩形框架的内侧的前部和后部均通过所述的销轴与连接梁铰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以每个楼层上的钢筋混凝土立柱为定位联接的基础,可靠性强,定位梁和支撑梁起到限定连接梁保持水平状态并与平台本体铰接的作用,受力合理,安全系数高。定位螺栓组件锚固在相邻两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对建筑破坏少,也不用预埋连接件使用后再切割。另外,采用连接梁、定位梁、支撑梁以及各种螺栓,均可以重复利用。当需要对上一层的楼层进行卸料时,可以将下一层上的平台本体、连接梁、支撑梁和定位梁拆卸,上一层的卷扬机拆卸,把拆卸下来的卷扬机、连接梁、支撑梁和定位梁安装到上上一层的楼层,拆下下来的平台本体使用销轴铰接到上一层没有拆卸的两根连接梁上,卷扬机的钢丝绳连接平台本体外侧即可对上一层进行卸料作业。
在进行卸料时,塔吊将物料吊放到平板上后,启动卷扬机,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向上拉平台本体,平台本体以销轴为圆心向上转动,平台本体外侧逐渐升高,物料就自动向内向下滑落的楼层的地板上,这样就免去了施工人员再站立到平台本体上进行搬运,减轻劳动强度,并减少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自下而上逐层使用,安装和拆卸均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安全可靠性强,劳动强度低,对建筑物破坏极小,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安装定位组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卸料平台装置,包括平台本体、上安装定位组件和下安装定位组件,上安装定位组件和下安装定位组件的构造相同,上定位组件定位连接在下楼层的钢筋混凝土立柱1和地板2上,上定位组件定位连接在上楼层的钢筋混凝土立柱1和地板2上,上定位组件的外端和下定位组件的外端均位于楼层的边沿处,上定位组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卷扬机3,下定位组件的外侧通过销轴4与平台本体内侧铰接,卷扬机3通过钢丝绳5与平台本体外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成军,未经周成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1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