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冰机气态CO2尾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9881.1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6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邵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永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50 | 分类号: | C01B32/50;C01B32/55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地址: | 2141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冰 气态 co2 尾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冰机,尤其涉及干冰机气态CO2尾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干冰机是通过将液态CO2压缩形成固态干冰的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气态CO2,传统的干冰机一般将这些气态CO2以尾气的形式直接排放出去,气态CO2的冷量完全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干冰机气态CO2尾气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冰机气态CO2尾气回收装置,所述干冰机包括液压油缸、干冰压缩腔和液压油系统,所述干冰压缩腔上开设进液孔和排气孔,排空孔上通过排气接头连接排气管,进液孔连接进液管,所述排气管连接换热箱,所述进液管穿过换热箱连接液态CO2供液装置,且所述进液管在换热箱内折弯形成进液盘管,所述排气管经过换热箱后,再穿过液压油系统的液压油箱与外界连接,且所述排气管位于液压油箱内折弯形成排气盘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换热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进液盘管穿在隔板上。
所述换热箱、进液管和排气管暴露的部分外侧均包裹保温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干冰机气态CO2尾气回收装置,通过收集气态CO2先预冷液态CO2,可将液体CO2的温度下降3~5℃,可提高15%~20%的干冰转化率,另外预冷完液态CO2,气态CO2剩余的冷量还能用于冷却液压油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提供的干冰机气态CO2尾气回收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液压油缸;2、干冰压缩腔;21、排气接头;3、排气管;31、排气盘管;4、进液管;41、进液盘管;5、换热箱;51、隔板;6、液压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干冰机气态CO2尾气回收装置,干冰机包括液压油缸1、干冰压缩腔2和液压油系统,干冰压缩腔2上开设进液孔和排气孔,排空孔上通过排气接头21连接排气管3,进液孔连接进液管4,排气管3 连接换热箱5,进液管4穿过换热箱5连接液态CO2供液装置(图中未画出),且进液管4在换热箱5内折弯形成进液盘管41,增长液态CO2在换热箱内的行程,所述换热箱5内设置有隔板51,增长气态CO2在换热箱内的行程,保证气态CO2和液体CO2充分换热,进液盘管41穿在隔板51上,排气管3经过换热箱 5后,再穿过液压油系统的液压油箱6与外界连接,且排气管3位于液压油箱 6内折弯形成排气盘管31,保证气态CO2与液压油充分换热,换热箱5、进液管4和排气管3暴露的部分外侧均包裹保温棉,防冷量逸散掉。
所述干冰机气态CO2尾气回收装置使用时,液态CO2供液装置将-25~-18℃液压油送人干冰压缩腔2,液压油系统空气液压油缸1动作,进行压缩操作,生产干冰,同时产出一部分-70~-60℃气态CO2尾气,通过排气接头21进入排气管3,通过换热箱5,使气态CO2与液态CO2换热,可使液态CO2的温度下降3 ~5℃,从而提高干冰转化率15%~20%,气态CO2经过换热箱5后,再次进入液压油箱6,利用气态CO2剩余的冷量冷却液压油,实现节能减排。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永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永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9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