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智能排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9684.X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2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少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361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智能排插。
背景技术
排插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传统的排插使用安全性较低,如果不慎将水洒在上面,很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传统的排插使用达到一定次数后,插孔变松,使得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孔之间接触不良,在使用过程中,十分容易引起火花,加速触片的氧化,影响电能供应的稳定性。传统的排插上面的插孔常见的为五孔和两孔,插孔与排插固定设为一体,其他类型插孔较为少见(如USB插孔等),互换性较差,特殊情况下,往往无法使用。也是因为互换性差的问题,一旦插孔坏掉,就无法继续使用,只能更换整个排插,长时间算来,使用成本较高。
传统的排插为用电设备提供工作电能,智能程度低,逐渐不能适应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家居、办公、生产、生活的电气设备的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智能排插。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模块化智能排插,包括底部载体、五孔插座模块、USB插座模块、驱蚊灯模块和其他可拆卸模块;
所述底部载体包括载体壳体、内部导电槽和插头电线;底部载体呈长方体状,上面开设导槽;内部导电槽呈槽带状,平行设于导槽两侧,位于载体壳体内部;插头电线设于载体壳体外,且与内部导电槽电连接;
所述五孔插座模块、USB插座模块、驱蚊灯模块和其他可拆卸模块均包括模块壳体、底部插头和旋转固定块;底部插头包括固定轴和导电片,导电片固定于固定轴的两侧,固定轴垂直固定于模块壳体的底部,导电片通过固定轴内部的导体与模块壳体内的用电元件电连接;旋转固定块可旋转地设于固定轴上,旋转固定块上设有容纳导电片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壳体的一端设有电器盒,电器盒内设有载波发生装置、信号转化及控制装置和无线信号接受装置;无线信号接受装置可接收移动端发来的无线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信号转化及控制装置;信号转化及控制装置接收信号并控制载波发生装置,载波发生装置根据信号转化及控制装置的指令生成随电力线传播的载波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五孔插座模块、USB插座模块、驱蚊灯模块和其他可拆卸模块的模块壳体内设有信号解析装置和自动开关,自动开关串接于电力线与用电元件之间,信号解析装置可解析电力线传来的载波信号并控制自动开关的开闭。
另外,所述载体壳体的一端设有电器盒,电器盒内设有过载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串接于插头电线与内部导电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互换性高,可拆卸功能模块可根据需要进行开发,大大拓展了其应用范围,能够满足多种不同功能的使用需要;
2、某一功能模块坏掉,仅需更换新的可拆卸模块,无需整体更换,整体使用寿命更长,节约使用成本;
3、通过在电器盒中设置控制装置、无线信号接受装置和载波发生装置,实现手机等远程移动端通过无线信号将控制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再由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载波发生装置发出电力载波随电力线对智能电器的启停及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4、通过在模块壳体内设置信号解析装置和自动开关,实现通过手机等远程移动端利用无线信号传递控制数据到信号转化及控制装置,再由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载波发生装置发出控制自动开关的电力载波,信号解析装置解析控制信号后控制自动开关的开闭;从而实现通过远程移动端控制非智能用电设备的运行和停止;
5、可将模块化智能排插嵌入到墙壁或家具预先开设的凹槽中,美观大方,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部载体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部载体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部导电槽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旋转固定块旋转至与导电片垂直状态示意图;
图6是旋转固定块旋转至与导电片处于同一角度示意图;
图7是模块壳体内设信号解析装置和自动开关后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模块化智能排插,如图1~3所示,包括底部载体1、五孔插座模块2、USB插座模块3、驱蚊灯模块4和其他可拆卸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少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少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96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线接头
- 下一篇:可分离式的带电部件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