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由潜水耳塞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9338.1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超 |
主分类号: | B63C11/02 | 分类号: | B63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2100 贵州省毕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 潜水 耳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由潜水耳塞。
背景技术
耳塞在人们游泳时防止水体进入耳内,当带有致病病菌的水体进入人耳中可能引发疾病。人们潜水不带耳塞等防护装备时巨大的水压会使人出现耳鸣、耳部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致鼓膜破裂。
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的巴夭族能够轻松下潜30英尺而不使用任何设备,在一个叫苏鲁的部落里,人们经常需要下潜至75英尺的水下去采集珍珠。巴夭人在孩子小时候就戳破他们的鼓膜,以减轻海水的压力,使之能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潜水深度。
已有的防水耳塞 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柱状一体式结构的防水耳塞,另一种是在上一种的基础上做成贴合耳廓的防水耳塞。第一种结构的耳塞仅适合于游泳,带着这种耳塞潜水时,由于耳内和耳外的压力差,耳塞会被往耳中推,期间耳部会产生强烈不适感和疼痛感,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加甚至会使耳塞过分深入耳道而损伤鼓膜。第二种结构的防水潜水耳塞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耳塞进入耳道内,但由于它的全部结构均由柔软材料制造,当潜水深度到达一定程度时,第二种防水耳塞也会被巨大的水压压入耳中,造成耳道的不适和鼓膜的破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最大程度保护鼓膜的自由潜水耳塞,解决使用现有耳塞潜水耳部不适的问题,最大程度增加潜水者的潜水深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自由潜水耳塞,包括外囊体、芯杆、孔洞、空腔和洞板,所述外囊体是由软质材料制成,伸入耳道一端为内塞体,另一端耳甲体覆盖洞板且伸出一圆柱体,所述内塞体和耳甲体内部中空形成空腔;所述芯杆一端为碗形结构且嵌入外囊体的内塞体中,所述芯杆另一端与洞板以一定角度相连,所述洞板嵌入耳甲体中;所述洞板和耳甲体上开有洞孔,该孔洞将空腔与外界连通。
戴上本实用新型的自由潜水耳塞时,由于内塞体本身的弹性补偿自动贴合外耳道使得水无法进入耳道,潜水者进入水中后,水流经由孔洞进入外囊体内部,内塞体内表面受到均匀的水压,其中芯杆的碗形结构所受水压经由芯杆和洞板传递给面积较大的耳甲腔,水的压力最终均匀地分布在外耳道壁和耳甲腔壁上,保护了鼓膜,从而解决了传统耳塞由于水压耳塞向耳内挤压产生不适感的问题和传统耳塞无法增加潜水深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自由潜水耳塞的立体图;
图2为自由由潜水耳塞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剖面图本实用新型自由潜水耳塞的结构如图2所示,自由潜水耳塞由外囊体(1)、芯杆(2)、洞板(3)、空腔(7)和孔洞(6)构成。外囊体(1)由内塞体(9)、耳甲体(8)和易拿柱(5)组成;芯杆(2)的一端嵌入部分(4)嵌入内塞体(9)中,内塞体(9)和耳甲体(8)内部中空形成空腔(7);芯杆(2)的另一端与洞板(3)以一定角度连接,洞板(3)嵌入耳甲体(8)中,耳甲体(8)上为易拿柱(5),孔洞(6)可将空腔(7)与外界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超,未经李永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9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组合亲子游泳圈
- 下一篇:一种温度主动控制的相变浮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