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收集槽的折线形气液分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8890.9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3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谷小兵;赵怡凡;李广林;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3/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折线 形气液 分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湿法烟气脱硫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收集槽的折线形气液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要求东部地区(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省市)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中部地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8省)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到2020年,东部地区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10万千瓦及以上自备燃煤发电机组以及其他有条件的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针对部分区域燃煤含硫过高的问题,传统的单循环脱硫技术很难达到国家环保部的新标准要求。
为了达到排放要求,需要针对传统的单循环脱硫系统进行改造或更新,目前普遍采用单塔双循环脱硫系统,而为了实现单塔双循环,则需要对不同的循环回路进行分隔。
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420698052.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塔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塔叶栅式集液装置,包括在脱硫塔的上下喷淋循环回路之间设置的集液斗,集液斗的上面设有叶栅结构,叶栅结构分为一级叶栅和二级叶栅,一级叶栅和二级叶栅交错布置形成俯视时为环形的叶栅结构,叶栅结构的根部与集液斗连接,集液斗底部通过浆液回流管与脱硫塔外的浆液槽相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均匀气液流场的效果,但是,上述专利中所提到的装置分离效果并不理想,经过一级喷淋的烟气中仍携带有大量浆液液滴进入二级喷淋,并被收集至塔外浆池,导致二级喷淋浆液含固量和pH值均很快降低,降低二级循环脱硫效率,并增加吸收剂耗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收集槽的折线形气液分流装置,通过采用一系列平行布置的波浪形板,不仅可以收集二级循环浆液,还能去除烟气中携带的一级循环浆液液滴,从而避免二级喷淋浆液含固量和pH值的快速降低,在提高脱硫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收集槽的折线形气液分流装置,应用于一脱硫吸收塔,该脱硫吸收塔为双循环或多循环吸收塔,包括一塔体、一第一循环回路及一第二循环回路;装置包括:
布置于塔体内部的若干个V形隔离部,包括平行排列的多个波浪形板;
布置于各V形隔离部下方的浆液收集槽;
布置于塔体外部的浆液汇集管路。
进一步地,各V形隔离部形成的V形夹角范围为45°至75°,优选60°。
进一步地,各所述波浪形板均具有一波峰部,相邻的波浪形板所具有的波峰部分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叠不超过波峰整体宽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相邻的波浪形板整体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叠不小于波浪形板整体宽度的十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形板的横截面宽度为180mm至300mm,相邻波浪形板之间的间距为前述截面宽度的0.7至1.5倍。
进一步地,所述V形隔离部的整体高度为塔体直径的0.05-0.25倍。
进一步地,所述浆液收集槽为上半部开口的圆柱形长槽;相邻的浆液收集槽之间的间距为V形隔离部的整体高度的0.9-1.2倍。
进一步地,所述浆液收集槽与水方向呈10°至20°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浆液汇集管路包括分别连通所述浆液收集槽的若干连接管路及与各连接管路均连通的汇集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形板均通过设置于塔体内的支撑梁固定。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由一系列的波浪形板排列为折线形,波浪形板之间的间隙形成了弯曲的气液分离通道,下端设置浆液收集槽。该装置安装在吸收塔内上下级喷淋吸收区之间的支撑梁上,布满整个吸收塔横截面,经一级喷淋后含有大量浆液液滴的烟气流经装置,通过气液分离通道时,烟气所携带的液滴碰撞在波浪形板上并滑落回到塔内浆池,烟气则向上进入二级喷淋区。而二级喷淋浆液经波浪形板被引流到收集槽内并流出塔外,通过收集返流至塔外的浆液池。
通过实践验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阻力损失小的优点,能够有效分离一级、二级循环浆液,同时能够均布进入二级喷淋区的烟气流场,提高二级循环脱硫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8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