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辅助硬化髓腔骨水泥弥散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8077.1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佳;崔志明;保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70;B01F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向敏 |
地址: | 226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装置 骨水泥 弥散 经皮椎体成形术 硬化 骨水泥注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弥散装置 进料口 水泥 充分混合 减压通道 搅拌电机 注入通道 左右两侧 出料口 体内部 负压 髓腔 下端 凝固 团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辅助硬化髓腔骨水泥弥散的装置,包括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辅助硬化髓腔骨水泥弥散的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弥散装置和骨水泥注入装置,搅拌装置的左右两侧设有骨水泥进料口一和进料口二,搅拌装置的下端设有骨水泥出料口,搅拌装置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搅拌装置让骨水泥在注入前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避免出现局部的凝固;通过弥散装置,使骨水泥在注入前不易团聚,弥散效果好;另外通过骨水泥注入装置中设置的所述注入通道和所述减压通道,避免了椎体内部的过度负压,同时使注入髓腔硬化使骨水泥容易弥散和注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中专用的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辅助硬化髓腔骨水泥弥散的装置。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加,部分老年患者由于未及时就诊,压缩椎体出现骨不连、甚至骨坏死,在椎体内形成空腔,空腔周围常伴有髓腔的硬化带。此类病人由于椎体不稳需要行经皮穿刺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但术中常常出现骨水泥弥散不佳,骨水泥分层弥散等,进而导致椎体成形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不理想,远期观察发现骨水泥未充分弥散易出现强化椎体的再发塌陷。同时由于髓腔硬化使骨水泥不易弥散,术中推注骨水泥需要更大的压力,骨水泥更容易渗漏,对患者造成伤害。针对存在髓腔硬化带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我们设计了一种辅助硬化髓腔骨水泥弥散的装置,促进术中骨水泥更安全、更充分的弥散。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辅助硬化髓腔骨水泥弥散的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辅助硬化髓腔骨水泥弥散的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弥散装置和骨水泥注入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左右两侧设有骨水泥进料口一和进料口二,所述搅拌装置的下端设有骨水泥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搅拌装置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所述搅拌装置的内部,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装置内位于所述搅拌轴的外侧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外壁和所述搅拌装置的内壁上交错安装挡流板,所述出料口下端处设有一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左侧设有吹气源,所述吹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弥散装置相连接。
所述弥散装置包括骨水泥喷孔、骨水泥吸嘴下降管、骨水泥吸嘴下降管夹层管壁和若干个骨水泥多相流导入管,所述骨水泥多相导入管均匀内置并贯穿于所述骨水泥吸嘴下降管夹层管壁,所述骨水泥吸嘴下降管的上方设有所述骨水泥喷孔。
所述骨水泥注入装置包括套管、导管、针芯,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纵向并列的三个通道,分别为注入通道和两个减压通道,所述减压通道位于所述注入通道的两侧,所述注入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导管相连接,所述导管上端连接有喇叭形注入口,所述减压通道的上端与外部相通,所述注入通道和所述减压通道的下端相互连通并一起贯穿所述套管的底部,所述套管的底部连接有针芯。
进一步的,所述骨水泥喷孔为网筛形。
进一步的,所述注入通道和所述减压通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注入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减压通道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上至少设有两组所述搅拌桨。
进一步的,所述吹气源的右侧设有压力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搅拌装置让骨水泥在注入前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避免出现局部的凝固;通过所述弥散装置,使骨水泥在注入前不易团聚,弥散效果好;另外通过骨水泥注入装置中设置的所述注入通道和所述减压通道,避免了椎体内部的过度负压,使注入髓腔硬化使骨水泥容易弥散和注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8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向锁定加压胫骨近端外侧平台接骨板
- 下一篇:一种微创牵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