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侧滑动门的双向限位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7710.5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2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峰;于波;李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02 | 分类号: | E05C17/02;B60J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胡野 |
地址: | 110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滑动 双向 限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侧滑动门的双向限位块结构。
背景技术
因侧滑动门开关迅捷、少占空间及便于乘员及货物进出,所以被广泛应用在轻型客车或商务车上,尤其适用于停车后,汽车两侧空间狭小处。侧滑动门通常由上、中、下三个滑轮部件作为保持件将侧滑动门连接到车身上,侧滑动门高度方向中间部位会设计有车门开度限位块,限侠块功能上保证侧滑动门在快速达到最大开度时,不会因冲击惯性致使车门或车门部件与车身发生碰撞,而导致车身损坏。由于单个侧滑动门中部开度限位块的设计不能满足侧滑动门开启过程中的冲击惯性平衡,因此会导致侧滑动门上、下滑轮在达到最大开度时会以限位块为中心点作旋转跳动,从而影响车门及车门零件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侧滑动门尺寸较大,滑动门后上角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抖动,产生异响,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因此有必要在侧滑动门后上部的上导轨末端设计一个车门限位块,此限位块既可作为车门开度辅助限位块来消除因单个开度限位块限位不足所产生的车门开启过程中的旋转跳动,同时又可限制侧滑动门后上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抖动。将限位块设计在侧滑动门上导轨后部安装拆卸便利,有利于售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滑动门的双向限位块结构,以解决车门开启过程中的旋转跳动,以及滑动门后上角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抖动异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勺状的骨架和与骨架一体的限位块主体,在限位块主体上与勺状骨架的勺底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滑动门开启限位面,与勺状的侧面相对的部位设有三处鳃状防抖动限位条;
在勺柄部位设有螺栓孔和防转限位孔,在防转限位孔上铆接有防转限位销;
还包括用于将双向限位块安装在车身的限位块安装支架,所述限位块安装支架上分别设有与车身和勺状骨架的勺柄部位相对应的安装面,在与车身相对应的安装面上设有与车身固定孔相对应的安装螺栓孔,在与骨架相对应的安装面上设有与勺柄部位的螺栓孔相对应的固定螺栓孔和与防转限位销相对应的矩形的防转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利,通过一个限位块便可有效解决车辆侧滑动门因单个开度限位块限位不足所产生的车门开启过程中的旋转跳动,与滑动门后上角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抖动,产生异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向限位块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A为整体结构示意图,B为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向限位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双向限位块防转结构示意图,其中A、B为不同角度视图;
图4为双向限位块开启限位配合示意图;
图5为双向限位块开启限位断面分布图;
图6为双向限位块开启限位断面图A-A;
图7为双向限位块防抖动限位断面分布图;
图8为双向限位块防抖动限位断面图B-B。
图中序号说明:1为双向限位块、11为限位块主体、12为骨架、13为防转限位销、14为滑动门开启限位面、15为防抖动限位条、2为限位块安装支架、21为防转限位孔、3为安装螺栓孔、4为车身、5为螺栓、6为滑动门上滑轮、7为侧滑动门、71为滑动门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一种汽车侧滑动门的双向限位块1结构,包括勺状的骨架12和与骨架一体的限位块主体11,在限位块主体上与勺状骨架的勺底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滑动门开启限位面14,用于限定滑动门上滑轮6的位置,在限位块主体上与勺状的侧面相对的部位设有三处鳃状防抖动限位条15,用于支撑侧滑动门7的滑动门内板71;防抖动限位条和滑动门开启限位面互相垂直,限制了滑动门在整车X向和Y向的位移,起到双向限位的作用。
在勺柄部位设有两个通孔,在上部即远离勺柄的通位孔上铆接有防转限位销13;
还包括用于将双向限位块安装在车身的限位块安装支架2,所述限位块安装支架上分别设有与车身和勺状骨架的勺柄部位相对应的安装面,两安装面呈折状,在与车身4相对应的安装面上设有与车身固定孔相对应的安装螺栓孔3,在与骨架相对应的安装面上设有与勺柄部位的通孔相对应的固定螺栓孔和与防转限位销相对应的矩形的防转限位孔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7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内开拉手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的可控支撑液压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