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夫茶专用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6681.0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2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褚沐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沐炎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庄沙丽;徐冬涛 |
地址: | 21002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滤板 壶身内部 过滤 小圆孔 壶嘴 透水 本实用新型 工夫茶 壶盖 壶身 茶叶 泡茶 茶叶浸泡 两次过滤 面积比较 出水孔 空间隔 上边缘 下边缘 聚积 茶渣 出水 倒茶 齐平 腔体 连通 把手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夫茶专用壶,包括壶身和壶盖,壶身左侧设有把手、右侧设有壶嘴,壶嘴内部与壶身内部连通,所述壶身内部设有将壶身内部空间隔成左右两个腔体的隔板,隔板的上边缘与壶盖的下边缘齐平,所述壶嘴靠出口处部设有滤板,隔板和滤板上均分布有透水小圆孔,隔板上的透水小圆孔直径大于滤板上的透水小圆孔。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和滤板对茶叶进行两次过滤,由于隔板面积比较大,倒茶时茶叶聚积的面积也比较大,不容易堵塞出水孔,从而不会影响出水速度,避免茶叶浸泡时间过长,而且能使每泡茶汤尽出。经过隔板首次过滤后,可能会有碎的茶渣没有被过滤掉,再通过滤板进行第二次过滤,这样过滤更加彻底,使茶汤保持纯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夫茶专用壶,属于茶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是许多国人喜爱的事,铁观音、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叶不仅泡制需要功夫,饮茶也需要费工夫。茶叶的冲泡,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据茶的不同特性,应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冲泡工夫茶首先要选好茶具,茶壶宜选腹大的紫砂壶或陶壶,紫砂壶中尤以身圆、壁厚、砂粗、出水流畅者为上,由于紫砂壶内部的双重气孔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而且泡茶不走味,能较好地保存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得到了工夫茶爱好者的广泛使用。紫砂茶壶由于天然紫砂的特性,被视为是最适合泡茶并能展现不同茶叶本质的器皿,“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茶具泡茶的好处最为普遍的就是能够保存住茶的原味,故有“世间茶具之首”,负有“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美称。
干泡法是工夫茶的一种冲泡方法,即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这样可以很好地欣赏一道茶的水路变化,看是否耐泡,体验每一泡汤不同的汤色、香气、滋味等变化。这也是很多普洱爱好者常采用的泡茶法。同时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茶汤发黑。对于苦涩重的茶,快冲能减轻苦涩味。如此泡法,头几泡可以去除新味、杂异味,又提高了后几泡的纯度。干泡法要求茶壶出水速度快、过滤性能好,尤其洗茶过程更不能被堵塞。许多“功夫茶”的冲泡技术中重要一点即有即泡即滤干要求,而现有紫砂茶壶是壶嘴细小,出水慢,壶体与壶嘴之间通道狭窄或是单层过滤容易堵塞,出汤茶渣多,尤其不适合普洱等碎茶的冲泡,如果堵塞,不能即冲泡即滤干,茶叶会被长时间浸泡在茶水中,对于不可长时间被浸泡的茶类就难以保证多次冲泡的口感,因而不能满足许多种茶类的洗茶及冲泡技术需要。为了使出水速度加快,同时又能过滤掉碎渣,许多工夫茶爱好者只能采用广口玻璃杯泡茶,但是这样就丧失了茶壶的把玩性,减少了工夫茶冲泡的乐趣。而且其它材质器皿泡茶无论是透气性还是材质因素均不如紫砂壶泡出的茶色与质量好,时间长更会影响茶色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水快,可留水又可即冲泡即即滤干,过滤孔不被堵塞,双重过滤相得益彰,出汤无碎渣的,更能满足工夫茶类冲泡要求的紫砂茶壶,不仅是满足各种茶类洗茶及冲泡技术需要,保证各种茶类的最佳冲泡品味,而且保持了紫砂茶壶的把玩特点,提升了紫砂茶壶的特质优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工夫茶专用壶,包括壶身和壶盖,壶身左侧设有把手、右侧设有壶嘴,壶嘴内部与壶身内部连通,所述壶身内部设有将壶身内部空间隔成左右两个腔体的隔板,隔板的上边缘与壶盖的下边缘齐平,所述壶嘴靠出口处部设有滤板,隔板和滤板上均分布有透水孔,隔板上的透水孔直径大于滤板上的透水孔。
所述隔板隔开的左侧腔体的底面高于右侧腔体的底面。
所述隔板(5)隔开的左侧腔体的底面上设有凹槽(8),凹槽(8)与隔板(5)隔开的右侧腔体连通。
所述隔板(5)为弧形板,弧形板的弧形面朝向壶嘴方向凸起,隔板(5)向左侧倾斜30°。
所述滤板设置在壶嘴的上部。
所述滤板与壶口内形相同,滤板中心设有大于周边透水孔的方孔,透水孔分布在方孔周围,方孔的四角分别设有向方孔外部延伸的凸起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沐炎,未经褚沐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6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