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6211.4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2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龙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10;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237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电取暖器。
背景技术
体积小、易携带、制热快的电取暖器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广大老百姓的生活中,它广泛应用到住宅、办公室、宾馆、学校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风扇也是千家万户的必需生活用品,具有类似外形结构的两种家用电器在家中要分别配置两台,不仅增加占地面积,也增加了成本。
如何更好的解决同时配置电取暖器和风扇所带来的成本高和占地面积增大的问题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取暖器和风扇不能一体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取暖器,实现电取暖器和风扇的一体化。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取暖器,包括壳体、反射板、支撑架和底座,还包括电机,所述壳体包括有前盖和后盖,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提手,所述支撑架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源线、取暖器开关和风扇开关,所述电机固定在后盖上,所述电机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轴承和电热丝,所述轴承包括有内轴承和外轴承,所述外轴承上开设两个小孔,所述小孔中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电性连接取暖器开关和电热丝,所述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转轴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转轴内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一端连接有六个支架,另一端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设置在电机外侧并与电机螺纹连接,所述反射板由六块扇叶组成,所述支架连接扇叶一端,所述扇叶另一端和转轴连接,所述取暖器开关和风扇开关并联连接电源线,所述风扇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轴承表面设置有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采用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纳米碳具有高的导电率,与电线接触时提高工作效率,所述转轴表面除电热丝处外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采用绝缘涂料,绝缘涂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有良好的电性能和热性能。。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的一种新型电取暖器与传统的电取暖器相比,增加了电机,所述的反射板可拆分为扇叶,取暖器开关和风扇开关分别控制电热丝和电机,实现电取暖器和风扇的一体化,所述的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转轴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转轴内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一端连接有六个支架,另一端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设置在电机外侧并与电机螺纹连接,所述反射板由六块扇叶组成,所述支架连接扇叶,更加方便的解决了反射板的变换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轴承表面设置有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采用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纳米碳具有高的导电率,与电线接触时提高工作效率,所述转轴表面除电热丝处外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采用绝缘涂料,绝缘涂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有良好的电性能和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壳体;2、反射板;3、支撑架;4、底座;5、电机;6、前盖;7、后盖;8、提手;9、电源线;10、取暖器开关;11、风扇开关;12、转轴;13、轴承;14、电热丝;15、弧形凹槽;16、旋转杆;17、支架;18、扇叶;19、旋钮;20、内轴承;21、外轴承;22、小孔;23、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龙,未经张子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6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