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6140.8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传亮;彭波涛;宋振宇;邓穗文;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众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34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暖器。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功能化已逐渐成为家用电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现有的取暖器基本上只有取暖的功能,这越来越难满足现代家庭对家电设备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大大地影响了取暖器的应用面和销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取暖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暖器,其包括壳体、导风风扇和加热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导风风扇和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导风风扇与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取暖器还包括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邻近所述壳体的出风部位。
优选地,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取暖器还包括导风筒和鼓风风扇,所述导风筒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鼓风风扇与所述导风筒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出风口吹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导风筒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表面,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轴向互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为多个间隔设置的PTC发热片。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人体感应装置。
优选地,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人体信号时,发出信号使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停止工作或者发出提示信号。
优选地,所述取暖器还包括等离子发生器电源盒,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电源盒通过正、负离子高压线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暖器,通过设置等离子发生器,可以对取暖器吹出的风进行净化,从而使室内空气得到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暖器,其包括壳体10、导风风扇21和加热组件22,壳体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导风风扇21和加热组件22设置在壳体10内,加热组件22设置于导风风扇21与第一出风口12之间。导风风扇21用于将从进风口11进来的空气吹向第一出风口12,加热组件22则用于将这些吹过的空气加热,使其变成暖风。导风风扇21可以和加热组件22连接在一起。在优选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2为多个间隔设置的PTC发热片,空气从PTC发热片中穿过而被加热。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2也可以是发热电阻丝等。
取暖器还包括等离子发生器31,等离子发生器31设置在壳体10内且邻近壳体10的出风部位。等离子发生器31具有两个放电尖端,其将输入的低电压通过升压电路分别升至正高压和负高压,并利用其中一个放电尖端将直流正高压产生高电晕,电离空气产生大量的正离子,同时利用另一放电尖端将直流负高压产生高电晕,电离空气产生大量的负离子,同步产生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空气中相遇进行正负电荷中和,在正、负离子中和的瞬间产生巨大的热量释放,从而有效导致其周围细菌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换致使细菌死亡,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请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等离子发生器31设置在加热组件22与第一出风口12之间,使加热组件22加热后的暖风从第一出风口12吹出之前,先被等离子发生器31进行净化。由于取暖器可以将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因此长时间使用取暖器后,可以使室内的空气变得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众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众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6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