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8983.3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1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纪娟;王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48 | 分类号: | B60S1/48;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加液 漏斗 汽车发动机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及汽车
背景技术
风窗洗涤器是一种清洗汽车挡风玻璃的装置,包括洗涤液罐、洗涤泵、喷嘴等。使用时,洗涤泵将洗涤液罐中的洗涤液加压,通过喷嘴将洗涤液喷射到汽车挡风玻璃上。因此,用户在使用风窗洗涤器时,需要定期往洗涤液罐中加注洗涤液。洗涤液罐通常设置于发动机舱内,由于受到空间因素的限制,洗涤液罐的加液口通常比较小,用户在加注洗涤液时容易将洗涤液溅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和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洗涤液罐的加液口比较小,用户不方便加注洗涤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包括:
镂空槽,成型于所述发动机罩盖上;
漏斗,其大口径端与所述镂空槽连接;
导管,其一端与所述漏斗的小口径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洗涤液罐的加液口连接。
可选地,上述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还包括:
防尘盖,设置于所述镂空槽上。
可选地,上述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中:
所述漏斗,其大口径端与所述镂空槽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上述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中:
所述漏斗,其大口径端与所述镂空槽固定连接。
可选地,上述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还包括:
镂空圈,设置于所述镂空槽上,其底部通过软质导管与所述镂空槽连接。
可选地,上述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洗涤液罐的加液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加液口处的洗涤液压力值,其输出端输出表征所述洗涤液压力值的压力信号;
控制器,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接收所述压力信号,当所述压力信号大于设定压力阈值时,其输出端输出报警信号;
报警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罩盖上,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
可选地,上述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还包括:
光敏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罩盖上,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罩盖上的亮度值,其输出端输出表征所述亮度值的亮度信号;
所述控制器,其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接收所述亮度信号,当所述亮度信号小于设定亮度阈值时,其输出端输出停止信号;
所述报警器,接收到所述停止信号后,停止报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述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及汽车,其中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包括成型有镂空槽的发送机罩盖、导管和漏斗,通过导管和漏斗将洗涤液罐的加液口延伸至发动机罩盖的镂空槽中,避免了用户加注洗涤液时还需打开发动机罩盖的麻烦。同时,漏斗和镂空槽在加液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和引流作用,且由于镂空槽的大小大于洗涤液罐的加液口大小,用户通过镂空槽加注洗涤液可避免洗涤液的溅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的漏斗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带加液漏斗的汽车发动机罩盖的漏斗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用于在类似要素之间进行区别,并且不一定是描述特定的次序或者按时间的顺序。要理解,这样使用的这些术语在适当的环境下是可互换的,使得在此描述的主题的实施例如是能够以与那些说明的次序不同的次序或者以在此描述的另外的次序来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8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