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剥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6427.2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2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向千 |
主分类号: | A23N7/00 | 分类号: | A23N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孙人鹏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机构 进刀 剥皮装置 载物平面 剥皮 食品加工领域 机械剥离 运动路线 载物机构 抓料机构 切割端 物平面 端头 切割 指向 剥离 | ||
一种剥皮装置,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包括抓料机构、切割机构和载物机构,所述切割机构位于所述载物机构的上方,所述切割机构的切割端相对于所述载物机构的载物平面的运动路线为进刀路线,所述进刀路线为直线,所述进刀路线与所述载物机构的载物平面成夹角,且所述切割机构的切割端指向所述载物平面。本技术方案能够自动对原料的端头部分进行剥皮处理,且剥皮的厚度能够保持较高的一致性,避免了原料的浪费,本剥离方法通过机械剥离的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某些菜类,由于生产的因素,导致其外皮比较老,不能食用或者食用口感不佳,故在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时,需要进行剥皮。
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榨菜企业,往往需要对原材料如芥菜、萝卜、莴笋等菜类进行处理,现在的做法为,对整个原材料进行人工削皮,效率很低,且人力的成本高。
往往这些菜的根部较老较硬,仅仅只需要剥离这部分即可,实现其自动化剥皮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剥离装置,能够对原料进行柔性的部分自动剥离,有效的节约了人力成本,且具有抓料可靠,同时本切割方式对原料的浪费较少,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剥皮装置,包括抓料机构、切割机构和载物机构,所述切割机构位于所述载物机构的上方,所述切割机构的切割端相对于所述载物机构运动的路线为进刀路线,所述进刀路线为直线,所述进刀路线与所述载物机构的载物平面成夹角,且所述切割机构的切割端指向所述载物平面;
切割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刀片及直线运动驱动件,所述直线导轨和所述载物平面成夹角,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直线运动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刀片和所述载物机构的载物平面平行;
进一步限定,所述抓料机构包括吸盘,所述吸盘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吸盘的内腔连通真空泵,所述吸盘靠近所述载物平面的一端为弯折面,所述弯折面上开有多个通孔;
所述吸盘固定在机械手上。
吸盘结构对切割后的原料的抓取效果更好,且不会损坏原料,同时吸盘也不会和刀片的进刀路线干涉,保证了工作的可靠性,特别是对菜头这种体积不大的原料,如果采用普通的机械手来抓取,刀片和机械手会发生运动干涉。实现刀片的直线运动,且刀片切入原料时,可以从厚到薄,实现部分剥皮。
本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切割之前,将初始原料进行至少三等分沿轴向进行切割,抓料机构将切割后的原料抓到切割机构的切割端,此时原料放置在载物平面上,且同时继续被抓料机构抓住,由于进刀路线和载物平面成夹角,使得在进刀时,进刀的厚度从厚到薄,实现仅对原料的端部进行部分剥皮,具体应用比如菜头的部分去皮,实现自动化的部分剥皮操作。
进一步限定,所述直线导轨和所述载物平面成9°-15°夹角。
保证剥皮的厚度不会太厚和太薄,太厚会导致原料被浪费,太薄会导致皮不会被完全剥离或者不能剥离。
进一步限定,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载物板,所述载物板上端面为载物平面,所述载物板边侧设有吹气嘴,所述吹气嘴用于吹走残皮。
吹气嘴能够有效的将切割后的皮吹走,避免下一个循环动作被干涉。
进一步限定,所述载物机构还包括驱动组,所述驱动组包括水平驱动件和竖直驱动件,所述水平驱动件驱动所述竖直驱动件水平移动,所述竖直驱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载物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向千,未经杨向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6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饮片用杏仁去皮机
- 下一篇:切割均匀的水果加工用分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