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除磷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6389.0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3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胡;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恒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F16K3/3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除磷阀。
背景技术
目前,铸坯在进入轧制前工序一般是将坯料置入加热炉内,加热后再出炉进行轧制,高温状态下的钢坯与空气接触,会在表面形成1-2mm厚的氧化层铁皮粘附在钢坯表面,如不清除干净,将会影响到产品的表面质量以及防锈处理。为了有效的清除氧化铁皮,一般都使用除磷装置进行除磷工作,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定压力的高压水通过喷嘴的细小嘴孔后形成能量集中的水流,水流喷射到高温铸坯表面后,氧化铁皮被瞬间急剧冷却发生脆化、收缩,水流顺着氧化铁皮破裂处进入到氧化铁皮与铸坯之间,迅速延伸扩张,形成高温蒸汽膨胀,产生气爆现象,从而达到击破、剥离氧化铁皮的目的。
在除磷装置的高压水路管道中需要安装阀门来控制高压水的连通或断开,当断开高压水路时,阀门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大幅度降低了阀门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工作环境要求很高,这种阀门结构复杂,制造、安装、拆卸都非常不方便。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气动除磷阀,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动除磷阀,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固定的底座、阀体、支承定位套、中盖和气缸,所述阀体内腔与底座内腔连通,在底座上安装进水管,阀体上安装出水管,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挺杆,挺杆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中盖和支承定位套伸入阀体内,在挺杆底端固定阀芯,阀芯活动配合在阀体内,在挺杆与支承定位套之间形成间隙,在间隙内设置活塞,活塞固定在挺杆上,支承定位套上开设与间隙连通的第一气孔,挺杆底端设有盲孔,盲孔开口处被封堵,在挺杆上开设第二气孔连通盲孔与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与阀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阀体开口端通过螺栓连接法兰,中盖通过螺栓连接法兰,在法兰上开设与阀体内腔相通的下台阶孔,下台阶孔中安装下铜压套,下铜压套内孔与挺杆滑动配合,下铜压套顶端与下台阶孔内壁之间形成下卡口,中盖底面对应下台阶孔开设上台阶孔,在上台阶孔中安装上铜压套,上铜压套内孔与挺杆滑动配合,上铜压套底端与上台阶孔内壁之间形成上卡口,支承定位套顶端卡入上卡口内,底端卡入下卡口内,气缸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中盖,且中盖底面与法兰顶面之间有间距,所述气缸输出端通过卡块连接挺杆顶端。
作为优选,所述挺杆上设有凸台,活塞底端配合在该凸台上,在活塞上方的挺杆上螺纹连接螺母,螺母底面与活塞顶面紧密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挺杆底端螺纹连接限位螺母,阀芯上开设有中心孔,在中心孔顶端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压紧块、卡环和阀芯定位块,中心孔内设有限位台阶,阀芯定位块的底面与限位台阶和限位螺母顶面紧密接触,阀芯定位块顶面与卡环底面紧密接触,卡环顶面与压紧块底面紧密接触,通过螺栓连接压紧块与阀芯定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底端安装下定位套,阀体顶端安装上定位套,上定位套内壁与阀芯外壁之间有空隙,在阀芯上开设多个与空隙相通的孔。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紧急泄压孔,紧急泄压孔端口螺纹连接封堵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底端通过台阶面配合在底座上,在进水管上套接固定环,且固定环与进水管的配合面为圆台面,固定环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管底端通过台阶面配合在阀体上,在出水管上套接固定环,且固定环与出水管的配合面为圆台面,固定环与阀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拆卸都非常方便,采用气动控制,此阀安装在旁路上,当系统除鳞时,气站向气缸上腔输入高压气,使阀芯下移关闭旁路,使主回路处于高压除鳞状态,当系统不除鳞时,气站向气缸下腔注入高压气,阀芯上移,使主回路卸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K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恒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恒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6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